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金朝从熙宗到章宗时期推行的汉化政策,无疑是金朝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这一时期,汉化政策如同一股强劲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金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推动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使其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融入到先进的中原
在历史的长河中,金朝从熙宗到章宗时期推行的汉化政策,无疑是金朝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这一时期,汉化政策如同一股强劲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金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推动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使其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融入到先进的中原文明之中,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其中民族特性的弱化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现象。
金熙宗完颜亶,这位金国第三代皇帝,自幼深受汉文化熏陶,师从辽朝末代学者韩昉学习汉族儒学经典 ,时常与韩昉等人射箭吟诗,汉化程度颇深,甚至平常将女真族贵族视为无知蛮夷。这样的成长经历,为他日后推行汉化政策埋下了伏笔。1135 年,金熙宗即位,面对当时金朝内部权力分散、制度混乱的局面,他毅然决定进行改革,拉开了金朝汉化的序幕。
在政治上,熙宗废除了女真旧有的勃极烈制度 。勃极烈制度是女真部落时代的产物,由宗室贵族组成的 “勃极烈” 会议掌握军政大权,皇帝的权力受到极大制约,就像金太宗因 “过度私用国库钱财”,竟被几位皇亲贵胄从龙椅上拽下来打板子,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简直难以想象。熙宗效仿唐宋三省六部制,设立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建立了以尚书省为核心的三省制 。三省长官皆由女真宗室担任,但官员的任命和考核开始参照汉制,注重才能和学识。这一举措,大大削弱了宗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金朝的政治制度向封建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经济上,熙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他解放了部分奴隶,将他们转化为自由农民,鼓励垦荒种植,发展农桑。还将契丹、女真人自东北徙入中原,置屯田军,与汉人杂居,并实施 “计口授田” 制度,按人口分配土地,让百姓有地可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加速了民族融合。
文化方面,熙宗对儒家文化推崇备至。他尊孔读经,在京城建立孔庙,亲自前往祭祀,还大力倡导学习汉族的礼仪制度,以中原王朝的礼仪规范朝廷。一时间,儒家思想在金朝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熙宗还设立了学校,培养人才,选拔官员也开始注重儒家经典的考核,为金朝培养了一批熟悉汉文化的官僚队伍。
金熙宗被弑杀后,海陵王完颜亮登上皇位。他自幼深受汉文化熏陶,汉化程度颇深,在位期间,将金朝的汉化进程推向了新的高度。
政治上,完颜亮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他废除了行台尚书省 ,使政令统一于朝廷,彻底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同时,对中央官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中书、门下两省,只保留尚书省 ,尚书省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皇帝控制下唯一的政权机构,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皇权。他还改革科举制,废除南北选官和儒学的经义科,只考词赋,选拔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打破了旧贵族对仕途的垄断,为国家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方面,海陵王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土地改革政策,重新分配土地给农民,让每个农民都有了自己的耕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工具,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商业上,他简化商业注册流程,降低创业门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商家合法权益,鼓励企业创新和技术研发,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
文化领域,海陵王继续推动女真族与汉族的融合。1153 年,他力排众议,将都城从上京会宁府迁至燕京,改燕京为中都 。这一举措意义深远,燕京地处中原地区,是汉族文化的重要中心,迁都于此,使女真人更加深入地接触和融入汉文化,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海陵王还大力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鼓励女真人与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他的推动下,女真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逐渐向汉族靠拢,汉文化在金朝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
金章宗完颜璟,作为金朝汉化进程的关键推动者,自幼接受女真文化和汉文化的良好教育 ,对汉文化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极高的造诣。在他统治时期,汉化政策得到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推行,使女真族的汉化进程达到了顶点,金朝也迎来了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发达,人口增长,府库充实,天下富庶,史家评为 “宇内小康”。
在教育与科举方面,章宗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他即位当年,就增设经童科,专门选拔少年人才,为那些早慧的孩童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明昌初,又增设制举宏词科,用以选拔非常之才,至此,金朝科举诸科齐备,形成了更为完备的人才选拔体系。在章宗的大力倡导下,学校教育蓬勃发展,中央设立了国子学、太学等,地方上也广泛设立府学、州学、县学 ,为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数量的增多,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文化领域有所建树,还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律制度上,章宗也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明昌年间,编成《明昌律义》,另编榷货、边部、权宜等敕条。泰和元年(1201 年),又修成《泰和律》,这部法典堪称金朝最完备的法典,它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唐宋法律,从法律形式到内容实现了全面汉化,使金朝的法律制度与汉族更为趋同,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社会风俗领域,女真人在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章宗本人雅好汉族士人的书画作品,学得一手宋徽宗的瘦金体 ,还设立书画院,命汉人王庭筠任都监,为他鉴定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 。在他的影响下,女真贵族纷纷效仿,热衷于收藏和欣赏汉族书画,学习汉族的诗词歌赋,追求汉族的生活情趣。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通婚现象也日益普遍,章宗同意尚书省建议,认为女真猛安谋克屯田户与当地汉户 “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 ,泰和六年,他下诏准许屯田军户与驻地居民互相通婚。通过通婚这一纽带,女真民族加速了与中原汉族的融合,进一步弱化了民族特性。
从熙宗到章宗,金朝的汉化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政治上,金朝逐步建立起了完备的封建统治体系。三省六部制的实施,使行政机构更加规范和高效,权力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的统治。科举制度的完善,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些人才来自不同阶层,为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
经济方面,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有剩余用于贸易。手工业如陶瓷、纺织、金属冶炼等行业蓬勃发展,生产出的产品精美绝伦,远销国内外。商业的繁荣更是有目共睹,城市中店铺林立,市场繁荣,货币流通广泛,商业活动频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
文化上,儒家思想成为金朝的正统思想,深入人心。学校教育的普及,培养了大批具有儒家思想的人才,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做出了贡献。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在金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这些作品融合了女真族和汉族的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
民族融合方面,汉化政策促进了女真族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趋同。女真人与汉人通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进一步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 。
金朝的汉化进程在推动女真族封建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特性弱化的问题,这一问题逐渐成为金朝发展的隐忧 。
在尚武精神方面,女真人原本以勇猛善战、骑射技艺精湛而著称,他们在马背上建立了金朝,军队战斗力极强。然而,随着汉化的深入,女真人逐渐远离了原本的狩猎和游牧生活,安逸的城市生活和儒家文化的熏陶,使他们的尚武精神逐渐衰退。许多女真人不再热衷于骑射训练,军队的战斗力也随之下降。到了金朝后期,面对蒙古铁骑的进攻,曾经骁勇善战的女真军队竟难以抵挡,节节败退,这与他们尚武精神的丧失有着密切关系 。
生活方式上,女真人原本过着渔猎、游牧和农耕相结合的生活,他们居无定所,流动性较大。汉化后,女真人开始模仿汉族的定居生活方式,修建房屋,从事农业生产,逐渐适应了稳定的农耕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女真人失去了原有的机动性和适应能力,在面对外部威胁时,难以迅速做出反应 。
民族传统价值观也受到了汉化的冲击。女真族原本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强调勇敢、忠诚、团结等品质。在汉化过程中,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女真人开始接受汉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如三纲五常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但也使得女真族的传统价值观逐渐被淡化,民族凝聚力有所下降 。
民族认同感也随着汉化的推进而逐渐弱化。随着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他们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越来越相似,民族界限逐渐模糊。许多女真人开始以汉人自居,对本民族的认同感逐渐降低,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
金朝从熙宗到章宗时期的汉化历程,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融合的强大力量,也让我们意识到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性。
汉化政策无疑推动了女真族的进步与发展,使其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先进政治制度、繁荣经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女真族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然而,民族特性的弱化也给金朝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尚武精神的丧失、生活方式的改变、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淡化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降低,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朝的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当面对外部强大的威胁时,金朝难以抵御,最终走向了衰落 。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让我们了解过去,更能启示未来。金朝的汉化历程告诉我们,在民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的多元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民族的繁荣与复兴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我们应该从金朝的汉化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积极参与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潮中,同时坚守本民族的文化根基,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来源:胖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