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历了一场雄心勃勃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莫迪政府冷静了下来,虽然印度没有公布战损,不过国际舆论已经给印度雄心勃勃的军事大国人设做了标签,那就是印度吹牛成分大于实干。
经历了一场雄心勃勃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莫迪政府冷静了下来,虽然印度没有公布战损,不过国际舆论已经给印度雄心勃勃的军事大国人设做了标签,那就是印度吹牛成分大于实干。
不打仗了,印度莫迪政府还是要回归国家经济,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能源安全对印度国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52.8%的石油进口让印度不得不重视与欧佩克组织的合作。
消费与投资和贸易三驾马车,这是国家经济主要框架。
印度与阿联酋签署了全面自由贸易协定,这给印度和阿联酋贸易带来了增长活力,莫迪政府获得了来自阿联酋的投资和贸易增长的信心。复制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模式,印度想要与伊朗也建立这种合作。
《伊朗与印度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这个政治协定,让人想到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的定位(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那么,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这个关系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呢?
“全天候” 意味着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幻,不管巴基斯坦国内政局怎样变动,中巴之间的友谊始终稳固不变 。这种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政治上,双方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在涉及对方核心关切问题上毫不含糊地相互理解与支持 。经济上,通过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深入合作,助力巴基斯坦实现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等目标 。安全上,两国在反恐等领域密切协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在国际事务中,双方也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里加强协调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
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前几天的冲突来看,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政治关系得到具体的行动体现。
那么印度被伊朗这样的政治定位在实际情势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在 2018 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曾给予印度关于伊朗恰巴哈尔港项目的豁免 。当时美国修改对伊朗制裁法律,将支持 “阿富汗重建援助或经济发展” 的项目列入豁免范围,恰巴哈尔港项目因能帮助阿富汗,被判定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
然而,2024 年 5 以印度和伊朗签署恰巴哈尔港为期 10 年的开发和运营协议后,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表示美国对伊朗制裁仍在,任何与伊朗进行商业交易的实体和个人都有潜在制裁风险,明确表示对印度相关企业没有豁免 。
对于印度从伊朗进口石油方面,2018 年美国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后,印度大幅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也曾在 2019 年获得过美国每月购买一定数量伊朗原油的豁免,但之后印度为避免制裁风险,基本停止了从伊朗进口石油。
新德里街道
很显然,印度没有能力捍卫自己独立自主的国际关系决策,受制于美国和西方社会的限制,印度对外的国家战略处于不确定状态。
美国和伊朗还在进行新的伊朗核协议谈判,特朗普想要用极限施压迫使伊朗彻底放弃铀浓缩等发展核武器的技术,这是美国在中东利益的保障。
莫迪政府看到了美国和伊朗谈判的一些机会,如果美国和伊朗能够达成协定,那么印度恢复在伊朗港口和油田等领域的投资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印度与美国也在进行全面的关税贸易协定谈判,美国想要向印度出口更多军火和汽车及其他高附加值的东西,一个15亿人的年轻市场是特朗普倾销美国商品理想的选项。
我们看着善于在全球地缘政治里左右逢源的印度,莫迪被誉为长袖善舞,不过国家外交战略目标需要长期综合国力来保障实现,印度经济和政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国际社会很难给予印度国家信用一个高的预期。
伊朗已经被美国封锁半个世纪了,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新一轮的极限施压,对于伊朗而言不是迫在眉睫的要解决的国家优先事项,伊朗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了全面合作对接,落实中国和伊朗25年的的合作协定,这已经能够满足现阶段伊朗发展需求。我们从已经落地项目可以直观看到中国和伊朗务实合作:
能源领域 :
石油供应与结算:伊朗对华石油出口量增至每日 85 万桶(占其总出口 60%),交易以人民币结算。伊朗央行储备 1800 亿人民币,石油交易及基建融资逐步去美元化。
“和平管道” 项目:计划从伊朗经巴基斯坦直通中国新疆,预计 2028 年建成,日输油量 150 万桶,配套人民币结算系统。
核能合作:中方承诺升级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并新建两座反应堆。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
口建设:中国将投入资金在伊朗格什姆岛修建石油码头等项目,格什姆岛有望成为伊朗石油生产和储存的主要基地。此外,恰巴哈尔港的建设也在推进,以提高中转运输能力。
铁路建设:中伊在铁路建设方面有合作规划,旨在提高两国之间的物流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过具体项目推进情况公开信息较少。
其他基建:中国企业在伊朗参与基建项目包括德黑兰地铁、伊斯法罕钢厂等,部分项目已开工。在供水、供电和通讯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有合作计划并逐步开展。
金融领域 :中国进出口银行向伊朗提供低息贷款(利率 2%-3%),支持项目融资。同时,协议规定使用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绕开美国的金融制裁。
科技领域 :探索 “油换技术” 模式,如中国向伊朗输出光伏技术等。另外,中国允许伊朗使用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的高级别服务,帮助伊朗军队增强打击能力,降低对美国 GPS 全球定位的依赖。
2024 年,伊朗在全国播放中国电影《长津湖》,这一行为得到了哈梅内伊的授意。通过上映这部影片,哈梅内伊旨在向伊朗民众传达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的精神,激励伊朗民众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伊朗面对外部威胁时的坚定态度。
中国的投资和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经历了美国对伊朗漫长封锁的考验,伊朗将中国视作可信赖的坚定合作伙伴。
伊朗看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最新冲突,印度单方面撕毁了国际河流国际法保护的条约,印度在没有证据的情势下对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发起了挑衅,印度在冲突中传出被击毁了数架阵风战斗机,这些都是伊朗考量印度信用的参考。
长期资金支持巴基斯坦的沙特,沙特希望穆斯林世界保持团结来抵御外来势力的入侵。伊朗与沙特在中国协调下实现百年和解恢复了外交关系(伊朗以什叶派为主,巴基斯坦以逊尼派为主),虽然伊朗和巴基斯坦存在宗教派别的矛盾,不过同为穆斯林国家显然比歧视穆斯林的印度教国家印度要更亲近。
印度与伊朗的合作,既存在美国和欧洲的干涉限制,又存在国内大印度教的宗教矛盾,更是受限于印度不稳定经济增长制约。两国能否将空洞的外交术语变成务实的经济合作,这需要长期观察。
来源:豁达的历史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