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说:梦之蓝,梦之难摘要:2024年,洋河营收同比骤降12.83%,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挫33.37%;进入2025年颓势未止,一季度营收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1.92%,净利润降幅逼近四成。
近日,洋河股份(002304.SZ)接连发布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两组数据击碎了市场预期。
2024年,洋河营收同比骤降12.83%,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挫33.37%;进入2025年颓势未止,一季度营收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1.92%,净利润降幅逼近四成。
即便市场早已对“白酒行业步入存量时代”有所预判,但洋河这份成绩单的糟糕程度,仍令投资者始料未及。
2024年初,洋河曾定下“营收同比增长5%-10%”的目标,现实却事与愿违,实际表现不仅远低于预期,更逊色于行业整体水平。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洋河的掉队尤为明显。2024年营收规模被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相继超越,行业排名从老三跌落至老五;市值层面,甚至被古井贡酒反超,险守第六位。
种种迹象表明,洋河股份正陷入全方位溃败的困局。
多项指标下滑
2024 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为414.5万千升,同比下滑1.80%,白酒行业正式迈入存量竞争时代。
但这一行业趋势下,洋河股份却呈现出远超行业均值的颓势——2024年洋河销售量同比锐减16.3%,生产量亦下滑8.4%,明显偏离行业发展曲线。
横向对比更显洋河困境。
2025年第一季度,茅台营收同比增长10.5%,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分别实现6.05%、7.7%、1.78%的增长;即便在洋河身后的古井贡酒、今世缘等区域龙头,也保持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上扬。
唯一出现下滑的迎驾贡酒,降幅也远低于洋河31.9% 的颓势,在市值前十的白酒企业中,洋河的收入表现垫底。
从经营指标来看,洋河的隐忧不止于营收。2024年,其毛利率虽维持在73.16%,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净利率却同比骤降7.16个百分点至23.09%,甚至落后于同省竞争对手今世缘。
在企业运营层面,洋河的存货周转天数高达近900天,库存总额从2021年的168.03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197.5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达3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同负债持续走低,从2021 年的158.05亿元降至2024年103.44亿元,折射出经销商提货意愿的持续低迷。
尽管洋河在2024年将销售费用提升2.40%至55.16亿元,试图通过加大营销投入破局,但市场反馈却不尽人意。
作为白酒行业业绩“晴雨表”的合同负债,洋河从2022年末的137.42亿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末的103.44亿元,直至 2025 年一季度才较上年同期增长20.78%,显示企业战略调整虽暂时缓解渠道压力,但经销商的深层信心修复仍需时日。
目前,洋河股份的财报看点,就只剩下慷慨的分红了。2024年洋河股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3.17元(含税),叠加中期已实施的35.1亿元分红,全年分红总额达70亿元,分红率104.90%。
按照当前大约69元的股价计算,每年70亿元的分红,意味着买入洋河,每年分红带来的收益率就能达到6.7%,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这是一笔极有吸引力的低风险投资。对此,平安证券、民生证券、国金证券等头部券商纷纷“力挺”洋河股份,给予“推荐”、“买入”评级。
但对于营收、利润下滑的洋河股份来说,未来就能一定保障得了每年不低于70亿元的分红吗?
中高端梦碎
实际上,洋河经营业绩的下滑并非意外,其在产品定位与渠道管控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早已积重难返。
一方面,洋河面临着高端市场难以突破、低端市场逐渐失守的尴尬局面。
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洋河中高档酒实现营收243.17亿元,同比下滑14.79%;普通酒营收39.31亿元,同比微降0.49%,产品矩阵遭受市场双向挤压的态势愈发明显。
从财报看,洋河的产品体系颇为庞杂,涵盖5个品牌16个系列,SKU数量超过200款,价格跨度从60元到8000元不等。然而到2024年,年营收过亿的单品仅剩3个,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性凸显。
在100元以下的低端白酒市场,洋河的代表产品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在江苏以外地区的市场认知度远不及汾酒、牛栏山、二锅头等品牌。
在竞争激烈的100-800元中端市场,2024年洋河的海之蓝、梦之蓝两大核心产品销量同比下降18%,市场份额不断被汾酒青花20、今世缘V系等同价位产品蚕食。
而在8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梦之蓝M9+、手工班等系列产品的销售占比始终未能突破15%。
由于品牌底蕴不足,洋河始终难以跻身茅台、五粮液、国窖 1573 等高端白酒品牌行列。
从毛利率也能看出端倪,2024年洋河毛利率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至73.16%,与山西汾酒的 76.20%、泸州老窖的 87.54%、五粮液的77.05% 以及贵州茅台的91.93% 存在显著差距。
另一方面,除了产品定位问题,渠道混乱也成为制约洋河发展的关键因素。
2024年,洋河经销商总数达到8866家,较上年增加77家。但表面的增长难掩背后的隐忧,这些经销商中年销售额超5000万的不足5%,平均单店销售额仅约350万元,仅为泸州老窖的三分之一,销售网络呈现出 “小而散” 的特征。
甚至,厂家对渠道的过度管控演变成 “压货游戏”,迫使部分经销商以低于出厂价10%-15%的价格抛售库存,导致终端价格倒挂,渠道利润被压缩至8%-10%。
据此前报道,长三角地区一位经销商透露,高端产品梦之蓝M9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官方指导价为1999元,在2024年双11期间价格甚至跌至1008元,即便在春节消费旺季,其价格表现也不及古井贡酒等品牌。
另外,在白酒行业积极探索线上渠道变革的当下,汾酒通过直播电商实现线上收入增长45%,茅台借助i茅台推进直营化。
反观洋河,仍依赖“明星代言+春晚赞助”的传统营销模式,导致实际成效不佳,2024年线上直销收入占营收比重仅为1.37%。
在全力推进高端化战略的背景下,洋河对经销商体系的调整已迫在眉睫。然而,这一调整势必会带来短期阵痛,如何在市值、营收、利润增长与市场稳定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洋河管理层的智慧与魄力。
来源:一号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