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大兴区一位名叫陈时田的饺子店老板,2014年,带着创业梦想从大连来到北京,开了一家饺子馆。然而,他的创业之路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一场长达11年的爱心之旅。
北京市大兴区一位名叫陈时田的饺子店老板,2014年,带着创业梦想从大连来到北京,开了一家饺子馆。然而,他的创业之路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一场长达11年的爱心之旅。
上午11点半,在大兴区黄村镇陈记老馅饺子店厨房里,现包现煮的饺子出锅了。陈时田拎着三份饺子从店里出发。
陈时田临近午餐时间给独居老人备餐/记者拍摄
先来到黄村东里社区,给86岁的独居老人付秀兰送饺子。“先去付阿姨家,86岁了,就一个闺女,69岁了,身体也不太好,在城里还得看着外孙子,所以也很少时间来照顾她。”
陈时田:“付阿姨来给你送饺子了,快吃饺子,刚出锅的。”
付秀兰:“谢谢,照顾我好多年,过意不去。”
陈时田给86岁独居老人付秀兰送午餐,并照顾用餐/记者拍摄
陈时田今年55岁,十多年前为了陪孩子来北京读书,在一些萍水相逢的朋友帮助下开了这个饺子馆。也开启了他回馈这些帮助的想法。“因为来到北京有很多人听到我陪闺女上学,都来帮我,那我也可以去回馈这个社会。咱就有饺子,那找一个养老院,咱们去给老人送点饺子。当时找的是西红门那边有个养老院,加上员工加上老人大概260人,包了六、七千个饺子。”
陈时田多年来一直在给独居老人付秀兰义务送餐/受访者提供
陈时田说,头一天我去布置场地,走的时候,这些老人拽着我的手,眼含热泪,问“孩子啥时候来?”我说“明天来”。就是看到老人那种孤独、需要陪伴、需要关注那种眼神,深深打动感动了你。
没过多久,陈时田又发现,周边小区里有许多独居老人,他们行动不便,生活上有很多困难。于是,他决定义务为周边的老人们送餐。这一送,就是11年。
陈时田给76岁独居老人送餐/记者拍摄
陈时田给76岁独居老人送餐多年/受访者提供
陈时田说,通过开饺子馆,周围这些空巢老人也过来吃饭。有时候也去交流,有的是家里孩子不孝,有的是孩子住得远,有的没孩子。就是这些老人,有的拄着拐杖坐着轮椅来了,这种就需要去帮助,需要关怀。这一刻就给自己定了目标,也是想为这些空巢老人去服务。因为离得也近,周围这几个小区,这里边已经走了(去世)三个老人,都服务了7年、8年,一个老大爷,两个大娘。
在饺子馆里,陈时田也会照顾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老人,对他们分文不收。而且他不仅为老人送餐,还在送餐时给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照料。
陈时田照顾独自出门用餐行动不便的老人/受访者提供
陈时田回忆说,孩子在城里去开公司,没工夫照顾,当时打电话问“能给我父亲送个饺子、送点饭吗?”我说可以,他说“我忙,也照顾不了,我父亲身体不好,你得在门口等一会儿。”等10多分钟才开门,当敲开门看,那不是身体不好,是太不好了。老人半身不遂,把着墙、挪着过来。看到老人那种有孩子还照顾不了,深深触动,每次我都等吃完,我给他收拾完,再扶他上床、整理好,我才走,这一服务也是7年8年。
11年来,陈时田的饺子馆见证了无数个温暖的瞬间。他的善举也感染了身边的人,饺子馆员工们纷纷加入送餐照料服务中。“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空巢老人,所以说他在家特别乐意找一个能跟他说说话、能跟他沟通一下的人。就是我们经常在外,离自己的父母很远,能为这些老人服务,我感觉更有意义。”
不仅如此,陈时田还带动了周边商店和社区居民,一起为老人送温暖。如今,他们已经组成了一个500多人的惠民志愿服务队。
陈时田带动周边商户和居民组建惠民志愿服务队/受访者提供
陈时田说,通过做这件事情,一个是向社会去传播这种正能量,第二个希望带动更多的人来加入这个。2014年我成立了当时叫陈记惠民志愿服务队,就我们饺子馆10来个员工。到后来,包括理发的、包括足疗的,又有周围10来家店铺,看我做这些事,他们也很感动和支持,加入进来。然后就成立了北京惠民志愿服务联盟,现在也隶属于大兴区团委、大兴区城管委、相关街道。今年12年了,做这些事也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也激励我继续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前路有光,初心莫忘。
陈时田用行动诠释了平凡中的伟大,而他只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带动更多人去关注身边的独居老人,用爱温暖他们的生活,给暮年时光更多光亮和希望。
记者 任雪娇 编辑 孙媛 主编 程艳
来源:1039调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