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的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顾县镇,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微风拂过新植的法桐、雪松、白皮松、黄杨、樱花,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春之赞歌。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宛如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民意与政府决策,为乡村环境整治和振兴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春日的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顾县镇,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微风拂过新植的法桐、雪松、白皮松、黄杨、樱花,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春之赞歌。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宛如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民意与政府决策,为乡村环境整治和振兴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就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盼转化为实际行动。” 偃师区人大代表许苗芳坚定地说道。自顾县镇开展春季环境整治攻坚行动以来,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他们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对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将收集到的 “金点子” 及时反馈给镇政府。同时,积极参与镇政府到环境整治方案的讨论与制定中,从统筹谋划明节点,到整合资源促共治,每一个环节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建立 “镇级统筹、村级落实、网格包干” 联动机制过程中,人大代表们多方协调,推动各村党员干部、巾帼志愿者、环卫公司等力量拧成一股绳,构建起 “镇村联动、全民参与” 的工作格局。
整治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河道里,挖掘机正在清理沟渠内的漂浮物;道路旁,志愿者们忙着清运枯枝杂草和生活垃圾;空地上,新栽的苗木在阳光下焕发勃勃生机。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不仅是建言献策的平台,更是监督落实的阵地。代表们定期对整治工作进行巡查,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落到实处。“以前这条河道满是垃圾,臭气熏天,现在干净多了,看着就舒心!” 村民张女士站在整治后的河道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多亏了人大代表们帮我们反映问题,督促整改,现在的环境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靶向施治清顽疾,全域整治焕新貌。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积极推动环境整治、河道治理、镇区管理、绿化管护等工作有机结合。在 “点、片、面” 全域铺开的 “地毯式” 集中清理中,代表们带头参与,以身作则。上半年,全镇共出动各类机械130余台,清理各类垃圾2800余吨,补植补栽苗木3万余株。看着道路两旁整齐的法桐,绿化带里绽放的樱花,代表们欣慰地表示:“这真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环境变美了,群众的幸福感也提升了!”
为了让村民从 “旁观者” 变为 “主人翁”,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通过大喇叭广播、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意义,还积极参与 “最美卫生家庭” 评选活动。“现在大家都主动参与清洁活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住着也更舒服了!” 一位参与路面清扫的村民赵先生高兴地说。在人大代表的带动下,全镇各村共发动群众5000余人,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添砖加瓦。
制度立规固根本,督导闭环促长效。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推动建立健全街长制、河长制、沟长制、网格员制等制度,并监督制度的落实。每周五的清洁家园活动,每月15 日的巾帼清洁活动,每月26日的党员清洁活动,都能看到代表们监督和参与的身影。
下一步,顾县镇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将继续以春季攻坚行动为起点,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深化 “清脏、治乱、增绿、提质” 工作成效,从责任压实、精准施策、全民参与和长效管护等多维度发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贡献人大力量。(欧阳广华 田继承 王瑞召)
来源:河洛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