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以往不同,尹锡悦此次未获准使用地下车库通道,而是首次从地面入口公开进入法庭。这一细节被舆论视为法院态度转变的信号,也令持续发酵的“内乱案”再添争议焦点。
2025年5月12日,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内乱罪”案第三次庭审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举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以往不同,尹锡悦此次未获准使用地下车库通道,而是首次从地面入口公开进入法庭。这一细节被舆论视为法院态度转变的信号,也令持续发酵的“内乱案”再添争议焦点。
---
当地时间上午9时55分,尹锡悦乘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西馆入口,面对媒体提问全程沉默,径直步入法庭。与此前两次庭审不同,法院此次未允许其车辆进入地下停车场,而是要求其通过地面出入口公开亮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调整引发外界对司法程序“去特权化”的猜测。
此次庭审是检方5月1日以“滥用职权妨碍行使权利”追加起诉后的首次审理。法院计划对陆军首都防卫司令部第一警备团团长赵成贤、特战司令部第一特战队队长金亨基等关键证人进行问询,重点核查尹锡悦是否直接指挥军警封锁国会及逮捕政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尹锡悦的“内乱罪”指控源于2024年12月3日。当晚,时任总统的尹锡悦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宣布紧急戒严,并试图调动军警封锁国会,阻止议员投票解除戒严。此举被检方认定为“以扰乱宪政秩序为目的发动暴动”,并于2025年1月26日对其提起公诉。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弹劾案,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被罢免的现任总统。
若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此前两次庭审中,他多次否认指控,称戒严是“和平警示”,并指责检方“政治操弄”,甚至当庭打断证人发言,引发法官多次警告。
尹锡悦案审理折射出韩国社会的深层矛盾。支持者认为他是“政治清算的牺牲品”,在法院外集会高呼“释放尹锡悦”;反对者则要求严惩,称其“破坏民主根基”。4月14日首次庭审当天,双方支持者曾在法院外爆发肢体冲突,警方出动大量警力维持秩序。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分析指出,尹锡悦案加剧了韩国的政治不确定性,社会分裂可能导致经济动荡。而国民力量党内部因尹锡悦持续介入党内初选陷入分裂,热门候选人吴世勋甚至宣布退选,直言“无人能独善其身”。
针对庭审安排争议,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解释称,前两次允许尹锡悦使用地下通道是“基于安保考量”,此次调整则是“平衡公众知情权与审判公正性”。然而,法院仍禁止庭审直播,仅允许媒体在庭外拍摄。
检方强调,已掌握尹锡悦直接指挥军警的证据,包括其与前国防部长金龙显的通信记录。而尹锡悦律师团队则质疑检方证人名单“重复使用弹劾案证词”,存在“政治动机”。
---
结语
从总统到被告,尹锡悦的命运不仅是个人荣辱,更是韩国民主法治的试金石。当司法程序与政治博弈交织,这场审判将如何影响韩国未来政局?
互动话题:
你认为尹锡悦案的审理是否公正?司法审判应如何平衡政治影响与社会稳定?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本文综合自韩联社、澎湃新闻、央视新闻等权威信源,引用庭审记录及官方文件确保真实性。)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