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刚性板分类与核心特征根据IPC-2222标准,刚性板按基材与结构分为6类:1. 单面树脂-玻纤-覆铜板• 结构:单层导电铜箔+FR4基材,无孔内金属化(PTH)• 应用:家电控制板、LED灯板等低成本场景• 标准要点:铜箔厚度≥18μm,阻焊层附着力>5N
一、刚性板分类与核心特征
根据IPC-2222标准,刚性板按基材与结构分为6类:
1. 单面树脂-玻纤-覆铜板
• 结构:单层导电铜箔+FR4基材,无孔内金属化(PTH)
• 应用:家电控制板、LED灯板等低成本场景
• 标准要点:铜箔厚度≥18μm,阻焊层附着力>5N/cm²
2. 双面树脂-玻纤-覆铜板
• 结构:双面铜箔+通孔互连,支持普通过孔(厚径比≤6:1)
• 场景:工控设备、汽车仪表盘
• 验收关键:孔铜平均厚度≥20μm,最小18μm(IPC-6012 1级标准)
3. 多层板(无盲埋孔)
• 叠层:4-12层FR4基材,仅使用通孔互连
• 优势:成本比盲埋孔板低30%,适合中速数字电路
• 设计规范:层间对准偏差<50μm,阻抗控制±10%
4. 多层板(含盲埋孔)
• 工艺:激光钻微孔(0.1-0.2mm)+阶梯电镀
• 适用:5G基站、AI服务器等高频场景
• 验收指标:盲孔铜厚≥25μm,埋孔空洞率<5%
5. 金属芯板(无盲埋孔)
• 材料:铝基(导热系数1-3W/m·K)或铜基(380W/m·K)
• 价值:解决大功率LED、电机驱动模块散热难题
• 测试要求:热循环(-55℃~150℃)100次无分层
6. 金属芯板(含盲埋孔)
• 技术难点:金属与树脂CTE差异(铝:23ppm/℃ vs FR4:14ppm/℃)
• 案例:新能源汽车电控单元,温升降低15℃
二、IPC-6012验收标准实战解读
1. 性能等级划分
• 1级(消费级):允许轻微白斑,孔铜厚度≥18μm
• 2级(工业级):分层面积<1%,阻抗偏差±10%
• 3级(航天级):100%电气测试,孔铜≥25μm
2. 孔工艺关键参数
• 通孔:厚径比≤8:1(Level B),铜壁粗糙度≤2.5μm
• 盲孔:残胶高度<10μm,孔底铜厚≥15μm
• 塞孔:凹陷≤76μm,凸起≤50μm
3. 材料选择指南
• 普通场景:FR4(TG≥150℃,如生益S1170G)
• 高频高速:罗杰斯RO4350B(介电常数3.48)
• 金属基板:铝基覆铜板(绝缘层耐压≥3kV)
捷配PCB工程建议:
• 5G设备优先选含ABF材料的盲埋孔板(介电损耗<0.002)
• 金属芯板设计时预留0.2mm膨胀缝(CTE补偿)
来源:小象科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