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新骗局:小钱没赚到,血汗钱赔光,快醒醒吧!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5:15 1

摘要:我有一个表哥,就是在短视频上看着这些项目,曾揣着养老钱去打听过。

你们有没有在刷短视频或者看直播的时候,看到很多这样的广告:

"养殖芦丁鸡,半年回本年入十万";

"包教包会电商课,手机卖货月赚五万";

"政府补贴项目,种这草药稳赚不赔"。

我有一个表哥,就是在短视频上看着这些项目,曾揣着养老钱去打听过。

可每次回来都蹲在门槛抽闷烟:

"敢情都是画大饼充饥的套路!"

经常看到短视频广告里的特色养殖,是家家户户盖大棚,鸡蛋论个卖;

可他自己一去做,现实却是鸡苗死一半,饲料堆成山,鸡蛋论筐卖都没人要。

宣传中的农村电商,是架个手机拍玉米地,订单哗哗来;

真实情况是花钱买流量,请人刷好评,最后倒贴运费白送人。

你们自己也可以看看。

短视频上的"致富经",好像冲着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喊:

穷就怪你不敢闯,懒汉活该受穷!

可摸着良心说?

创业的门路越花哨,挖坑的镰刀越锋利。

有时别说赚钱了。

辛苦攒的棺材本,都能被坑得渣都不剩。

这些套路都打着"政府扶持""科技助农"的旗号,用高价回收当诱饵。

最坑人的包括:

1、天价种苗把戏

去年王家沟三十户合伙搞"黄金蚯蚓养殖",每斤蚯蚓苗要价80块,说是包回收50元/斤。

结果养出来了,回收站早跑没影,现在全村的旱厕都比别处肥。

2、假专家培训班

短视频上的"直播带货集训营",交3888学费教拍短视频。

结果教的都是美颜开最大、对着镜头喊"老铁",最后让学员囤积1988元的"专属流量卡"。

3、空壳合作社

去年乡里搞的"光伏农业合作社",每户交2万保证金,承诺年底分红。

等秋收去要钱,才发现公章是假的,合同是废纸,办公点就租了三个月。

专门忽悠想挣快钱的:

- 养土元、蝎子等"名贵药材",前期供种后期失踪

- 加盟"零风险"鲜榨油坊,结果机器比市价贵三倍

- "秸秆回收暴富计划",花五万买设备,收来的秸秆卖不出

最常见的就是看别人种啥就种啥:

前年生姜价格贵,去年隔壁村全种生姜,去年价格跌到不够挖姜人工费;

去年赵家屯跟风种阳光玫瑰葡萄,现在全烂在地里当肥料。

但其他村也有真闯出名堂的能人,他们凭啥成功?

隔壁村在街上卖豆米,卖酸菜的刘记,靠腌酸菜年赚二十万。

1、用祖传老坛子发酵,味道比别人香

2、赶集时免费送小袋试吃,攒下回头客

3、找跑运输的表哥合作,把酸菜卖到城里火锅店

我一个做木匠的大伯,在城里打工的儿子把他做木匠的工作拍成短视频,并把边角料做成创意板凳,在网上走出了销路。

他的生意经是:

这些成功案例藏着共性:

老刘家有腌菜手艺,抓住城里人想吃无添加咸菜的需求,坚持赶了三年集才打开销路;

大伯的木匠靠祖传手艺,发现文旅产品的商机,寒冬酷暑都在直播间吆喝。

反观那些失败的,多是啥根基没有,听着暴利就砸钱,最后赔得底朝天。

给乡亲们五条保命建议:

1、先翻家底再动手

会种地的别搞养殖,懂手艺的别碰电商。

另外一村的老表种了二十年香菇,现在给生鲜平台供干货,比年轻人搞直播还稳当。

2、小步试错别蛮干

想种新品种,先辟半亩试种;

要搞采摘园,先支个棚子试试客流。

我表嫂摆摊卖酱豆三年,才敢开作坊量产。

3、借力政策别单干

现在村村通快递,家家有宽带。

乡里免费电商培训要去听,农业补贴政策要吃透。

别像前年表哥卖香菇,自己花钱买冷链车,后来才知道能申领补贴。

4、 要熬得过三冬四夏

种果树的三叔常说:"没有三五年,别想见回头钱"。

他家樱桃园前三年颗粒无收,现在游客自己上门摘,50一斤抢着要。

5、守住钱袋子底线

凡是让先交押金的项目扭头就走,吹国家背书的要查红头文件,回收价高的离谱的肯定是坑。

记住:真赚钱的项目轮不到外人,早被亲戚抢光了。

说到底,农村创业就像种地: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没有撒种就收割的好事。

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不是想骗你买种子,就是要赚你学费。

点亮【在看】,愿每个庄稼人都能踏踏实实把钱赚。

你在村里见过哪些创业故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乡亲们少走弯路。

来源:琦琦视觉乡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