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6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宋家湾村发生一起火车撞人事故,15岁的残障留守女孩宋玉莹丧命于从村里经过的焦柳线铁轨上。经界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此前,该路段已有至少17人遇险身亡。18条生命接连葬身于此,而问题却迟迟未能解决,“死亡弯”已经成为村民的噩梦。
4月6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宋家湾村发生一起火车撞人事故,15岁的残障留守女孩宋玉莹丧命于从村里经过的焦柳线铁轨上。经界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此前,该路段已有至少17人遇险身亡。18条生命接连葬身于此,而问题却迟迟未能解决,“死亡弯”已经成为村民的噩梦。
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干线,焦柳铁路自1978年建成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这好好的铁路怎么就成了“死亡弯”了呢?一方面,受山区地形限制,铁路在宋家湾村形成了复杂的线路特征,总长1.5公里内分布有4个曲线弯道、2段穿山隧道,弯道和沿线树木也阻碍了村民的观察视线。
另一方面,这里面也有历史遗留问题。过去建铁路时,铁路相关法律还不健全,设计缺少长线规划,土地征收需要的财政资源紧张,导致沿线大量房屋保留在了安全保护区内。宋家湾村的情况尤为典型,铁路从村子腹地穿行而过,将村子一分为二,铁轨东西两侧分布着耕地、住房和进城省道,这种村居格局使得村民上山耕作、下山出行都需要横跨铁轨,形成了房屋与铁路共生的局面。像村民刘先勇家院子的大门距离铁轨只有约0.8米,每天开门就直面呼啸而过的火车,时刻面临着风险。
铁路部门有没有尽到警示之责呢?其实也是有的,百米长的“死亡弯”道上,铁路部门设置了4处安全警示标识。火车从一进村就开始持续鸣笛,一直到穿过两个隧道后驶离。铁路相关部门还在“死亡弯”安装了一个安全提醒喇叭,当检测到有人横跨铁轨时,喇叭会自动播报,督促行人立即离开。而且,出于安全考虑,列车实际运行时速普遍控制在90公里以内,每年汛期还会进一步下调至60公里以下,要知道焦柳铁路的设计时速为120公里。
18条生命的重压之下,当务之急是怎样才能尽快解决问题。有人说,搬走不就行了么?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村民们想过搬离铁轨这个方案,但是农村实行一宅一户,获得一块新宅基地并不容易,搬迁这条路短期内是行不通了。
事实上,预防火车撞人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在铁轨两侧安装防护栏,把沿线封闭,可这也在客观上阻断了村民原有的出行通道,这就要求铁路方在修建防护栏的同时,配套修建天桥或涵洞。但一座天桥的造价上百万,铁路沿线包括宋家湾村在内的几个村提出需要修建天桥、涵洞一共18座,这个成本算下来也不小。更关键的是,修建防护栏可能会占用村民的地,防护栏还可能会堵住部分人家的大门,要帮其解决出行问题,这都是需要考虑协调的问题。
血色斑斑的铁轨警示我们,安全隐患不容拖延。办法总会比困难多。日前,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张家界工务段发出回应称,铁路部门决定对焦柳铁路禾家村至张家界北区间实施防护栅栏封闭工程,预计今年6月份开始正式施工。为方便附近村民出行,铁路部门已在宋家湾村路段附近修建了2处交通涵洞。同时,将联合地方相关部门深入焦柳铁路沿线村庄、社区、学校加强路外安全宣传,加装或更换安全警示标语,引导沿线群众增强安全出行意识,切实做好人身安全防护。
防护栏不只建立的是物理屏障,更是“生命至上”理念的真正落地。我们希望铁路部门、地方政府和村民们能够共同努力,找到一个既能保障铁路安全,又能满足村民生活需求的解决方案,保护好村民的生命健康。同时,我们也呼吁村民们,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自觉遵守铁路安全规定。
来源:农民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