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发布,我特意看了白宫官方网站发布的版本,翻译成中文后和我们率先发布的几乎一模一样,是一个意思。由此可见,在联合声明上特朗普没有耍小聪明,在措辞、表述上搞文章。
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发布,我特意看了白宫官方网站发布的版本,翻译成中文后和我们率先发布的几乎一模一样,是一个意思。由此可见,在联合声明上特朗普没有耍小聪明,在措辞、表述上搞文章。
不过,白宫发布的另一篇情况说明不同,美国的内宣把特朗普塑造成一位强硬的、带领美国人民夺回贸易主动权的伟大总统,颇有“赢麻党”风范。
最典型的莫过于这句话,原文是“Unlike previous administrations, President Trump took a tough, uncompromising stance on China to protect American interests and stop unfair trade practices.”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与前几届政府不同,特朗普总统在对华问题上采取了强硬且毫不妥协的立场,以保护美国的利益并制止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我不知道美国老百姓是如何看待这段表述的,但可以猜到民主党以及拜登、奥巴马等前几届美国总统一定很恼火。特朗普为了凸显自己的伟大,直接将他们当成垫脚石,打造硬汉人设,和以前的“怂包”总统们不同。
我能理解特朗普急着宣布政治战果的心理,毕竟对全球发动贸易战后他的支持率不断创下新低,都快跌破40%了,需要一些“胜利”来提高人气。
相较于这种虚头巴脑的宣传文字,我们应该更关心实质性的内容,比如会谈后美对华到底还加征了多少关税?从这份情况说明里提到的内容是能够确定的。
上述截图内容的意思是:将保留2025年4月2日之前对中国加征的所有关税,包括依据301条款加征的关税、依据232条款加征的关税、为应对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的芬太尼国家紧急状态而加征的关税,以及最惠国关税。
说得明确些,就是保留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1.0时加征的关税、2024年四季度拜登政府对部分商品加征的关税、2025年2月和3月以芬太尼为由合计加征的20%关税以及2024年4月2日对华34%的“对等关税”里的10%。
如果是从特朗普今年上任美国总统算起,日内瓦会谈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30%的关税。
基于以上事实,可以确定中国在贸易战第一阶段取得了胜利、获得了硬刚的成果,但这不表示整个贸易战结束了,之后会进入第二阶段,中美两国建立磋商机制后继续谈判。那么下阶段贸易战的谈判重点在哪里呢?我觉得可能在三个方面。
一是暂停征收的24%关税会否变为永久。其实现在全世界的“对等关税”都是暂时下调到10%,正和美国谈判,唯一谈妥的是英国。理论上来说谈不拢意味着90天后“对等关税”恢复至4月2日的水平,如越南恢复至46%等。
中国同样如此,34%的“对等关税”保留10%,暂停的24%部分有效期是90天,所以第一个目标是暂停征收的部分变为永久停加。
二是取消20%的芬太尼关税。这部分关税针对的是全品类中国商品,是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没有的。特朗普为了提高中国产品的进口成本,虚空造牌,找了个毫无证据的理由专门针对中国商品加20%的关税。如果能通过磋商化解掉这部分关税,那么对中国外贸而言将是重大利好,是能够真真切切带来帮助的。
三是尽量减少非关税壁垒。什么是非关税壁垒?如美国禁止英伟达将高端AI芯片出口至中国。作为反制,我们也对美设了非关税壁垒,包括稀土出口管制、将部分美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等。
一些朋友认为中国在《联合声明》里取消了非关税反制,但美国没有。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我们只是暂停或取消4月2日后的非关税反制措施。换言之,针对芬太尼关税的非关税反制措施依然保留。
之所以保留,就是为了留下谈判筹码,在贸易战第二阶段继续与美周旋,争取迫使美国消除或减少针对中国的非关税壁垒。
与此同时,美国还联合盟友对华设置贸易障碍。比如,拉拢荷兰和日本组成半导体联盟,要求两国政府限制本国企业出口半导体关键设备给中国,导致中国内地企业无法进口日本的先进蚀刻机、荷兰的高端光刻机等尖端制程芯片需要的设备。
这些虽然和关税无关,但都涉及贸易,是贸易战的一部分。特朗普喜欢将不同的议题打包到关税问题里一起谈,如在和日本谈的时候加入了汇率、美债、安全维护费等,我们也能效仿这种方式,把技术限制等非关税壁垒放进来。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战远未结束,第二阶段的谈判重点将围绕关税的永久性调整、芬太尼关税的取消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展开。
在谈判桌上,我们既要坚守原则,又要善于运用策略,争取最大利益。同时,我们也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的竞争力。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来源:王五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