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疑似遭到勒索后自杀去世的信息引发关注。5月13日凌晨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自杀离世系故意编造,在评论区自导自演跟评。
近日,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疑似遭到勒索后自杀去世的信息引发关注。5月13日凌晨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自杀离世系故意编造,在评论区自导自演跟评。
(5月13日央广网)
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上演的“遭勒索自杀”闹剧,随着警方的一纸通报,揭开了荒诞真相。18岁网红孙某通过虚构死亡、伪造勒索情节,在评论区自编自导制造话题,将互联网空间变成了博眼球的“表演舞台”,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部分网红群体为流量不择手段的病态生态。
流量经济之下,“关注度=经济收益”的公式被无限放大,部分网红将内容创作异化为“流量赌博”。孙某编造自杀悲剧,正是利用公众对生命的敬畏、对勒索恶行的义愤,精心设计出极具冲击力的“情感陷阱”。评论区中虚假的“亲友哭诉”、绘声绘色的勒索细节,无一不是精准瞄准大众的同情心与猎奇心理,将悲剧变成收割流量的工具。
这种行为折射出的,是网络空间中“扭曲价值观”的集体失范。当“黑红也是红”成为创作信条,当谎言比真相更能引发关注,网络内容生态便陷入恶性循环。从早前的“摆拍贫困卖惨”到如今的“伪造死亡悲剧”,越来越多网红选择用极端手段制造争议,将互联网变成充满谎言与欺骗的“名利场”。这些行为不仅消耗公众信任,更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社会的价值底线,让善良与同情心成为可被利用的“廉价资源”。
网络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守门人”,更应承担起主体责任。一方面,需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内容审核能力,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高风险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违规行为的快速响应机制,对不实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此外,平台还应优化流量推荐算法,降低对争议性、低俗化内容的曝光权重,引导创作者回归优质内容创作。
而广大网民作为网络生态的参与者,也需增强辨别力与法治意识。面对未经证实的信息,保持理性思考,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同时,积极行使监督权利,对可疑内容主动举报,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
网红自导自杀闹剧的落幕,不应只是一场舆论风波的平息,更应成为重塑网络生态的契机。当流量褪去“滤镜”,当法律利剑高悬,唯有坚守真实、诚信的价值底线,才能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传播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的平台。
网红自导自杀闹剧,流量的“潘多拉魔盒”该盖上了,别等“扭曲的价值观”自毁前程!
来源:评底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