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时节的城口县,云雾缭绕,绿意葱茏。5月7日下午,记者走进掩映在青山中的重庆山神漆器有限公司车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城口漆艺”传承人蔡泽荣正带着徒弟们精心绘制漆器,旁边的展厅里陈列着诸多精美漆器作品。
重庆政协报
初夏时节的城口县,云雾缭绕,绿意葱茏。5月7日下午,记者走进掩映在青山中的重庆山神漆器有限公司车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城口漆艺”传承人蔡泽荣正带着徒弟们精心绘制漆器,旁边的展厅里陈列着诸多精美漆器作品。
“过去,当地人的生活用品绝大部分是由木材制成,并用城口所产的天然漆‘大木漆’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颜色鲜艳的器件。如今,漆器产品从花瓶、手镯、漆盒,到茶杯、梳子,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工艺品。”蔡泽荣说,精致的漆器曾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深藏在山中的漆树变成了带动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城口位于大巴山腹地,漆树资源丰富,生态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城口虽有3000多年的漆器制作历史,却存在高质量引领平台缺乏、漆艺群众基础较薄弱、展品多商品少等问题。如何用好生态资源,走好山区强县富民之路?城口的选择之一便是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这也成为城口县政协履职的一大焦点。
作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的大木漆产业受到了委员的关注。去年1月,城口县政协学习和联络委员组委员经过前期调研,提交了关于将北屏乡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森林康养基地的相关集体提案。该提案得到该县林业局认真办理,推动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建设大木漆产业特色示范园,目前正在开展规划编制和前期手续报批等工作。而今年1月,该县政协委员付斌在借鉴江西景德镇打造“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区”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建设漆器文创街区的建议,呼吁高品质规划城口漆器文创街区,将博物馆、美术馆、研学基地、艺术中心、漆器工作室、木工坊、直播基地、文创商店、餐饮酒店等业态植入园区。目前,漆器文创街区已纳入城口县东部新区规划。
“除了大木漆产业,老腊肉、核桃、食用菌等也是城口推进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城口县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从科技支撑、政策支持、市场拓展等方面全周期服务产业发展,县政协结合“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以界别为依托,以发挥界别特长为基础,围绕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设立特色鲜明的委员工作室,建立“一名主席会议成员联系—一个专委会联络—一个界别引领—一批委员履职”服务机制,组织宣传宣讲、反映民情民意、开展协商建言、服务群众需求,推进政协委员履职向基层延伸,助力城口特色产业提质发展。截至目前,城口县政协已先后成立“老腊肉产业”“核桃产业”“食用菌产业”等委员工作室14个。
如何更好发挥委员优势作用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城口县政协给出的答案是,让委员“全员入室”,下沉到基层一线去。“我们以深化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委员‘全员入室’做实政协‘全员履职’,全县171名委员按照界别属性、行业领域和专业特长分别编入14个委员工作室,并建立工作、履职、指导、保障四项机制推进‘全员入室’履职改革,确保政协委员履职有平台、作为有阵地。”该负责人介绍。
事实上,城口县政协及政协委员的履职实践,仅是全市政协助力山区强县富民的一道缩影。
去年以来,市政协聚焦中心任务、热点难点、主责主业,以协商议政为重点共谋发展,以通报视察为载体共促实效,以调查研究为抓手献计出力。如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组织联组讨论,会后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国家级智库合作深化调研,相关成果为我市制定新型城镇化“五年行动计划”提供参考。
今年,市政协还将聚焦“优化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开展界别协商,围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渝东南民族地区加快农村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强县富民”等主题开展重点调研,为探索山区强县富民之路引智聚力、建言献计。(陈元洪)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