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83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以为自己是“年纪大了免疫力自然差”?错,其实很多人是“吃着吃着就免疫力越来越差”!这不是危言耸听。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因肺炎、带状疱疹等免疫相关疾病住院率是中青年人的5倍以上。很多人误以为免疫力是天生的、固定的、不可逆的,其实——免疫系统是可以“训练”的,哪怕你已经60岁、70岁,甚至80岁!
别被“免疫系统”这个学术词吓住,它其实就是你体内的一支“特种兵部队”,专门干三件事:
抵抗病毒和细菌;
清除体内的“坏细胞”,比如癌细胞;
修复组织损伤。
如果你的免疫力掉线了,哪怕只是个小伤口,都可能引发严重感染。而当你免疫系统处于“高能状态”,病毒来了都得绕着走。
不是注定,而是“容易”。年龄确实会影响免疫系统,专业上叫“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典型表现是T细胞功能下降、炎症水平升高。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根据《柳叶刀》2020年发表的一项综述,适当的营养干预、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甚至有研究指出,70岁老年人通过干预后,其免疫细胞活性可恢复到50岁水平。也就是说:年龄是个因素,但不是借口。
很多人以为自己吃得不错,三餐不落,荤素搭配。但真相是,你吃的东西可能正悄悄“削弱”你的免疫力。以下这些饮食误区,是免疫系统的“慢性毒药”:
过量吃糖:研究表明,摄入100克糖后,吞噬细胞的活性在2小时内下降40%。糖吃多了,免疫细胞像喝醉了一样,啥都干不了。蛋白质不足:特别是老年人牙口不好、吃肉少,摄入不足导致免疫细胞合成受限,免疫反应迟钝。缺乏微量营养素:锌、硒、维生素D、维生素C是免疫系统的“发动机润滑油”,缺了它们,免疫系统运转像卡了壳的车。既然吃错东西会让免疫力崩,那吃对东西,免疫力自然就能“回血”。下面这些食材,是我临床经验里无数次推荐、也被科学验证的“免疫战士”食物:
1. 深色叶菜:菠菜、芥蓝、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K和植物化合物,可以增强黏膜屏障,是防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2. 高蛋白食物:鸡蛋、豆腐、鱼虾、瘦牛肉。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原材料”。老年人每日建议摄入1.2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远高于普通成年人的标准。
3. 富含锌的食物:牡蛎、牛肉、南瓜子。锌是免疫细胞增殖的重要催化剂。中国营养学会建议,60岁以上人群每日摄入锌约12毫克。
4.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鸡肝、蛋黄、三文鱼、晒太阳。维生素D不仅能强健骨骼,更能激活T细胞。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者感染新冠的风险高出54%。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开始屯保健品:维C泡腾片、蜂胶、灵芝孢子粉……但问题是——你吃的有用吗?
答案:绝大多数没用,甚至可能有害。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都强调:“以食物为基础的营养摄入优先于保健品。”除非明确检测出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不建议盲目补充。
比如维生素C,一天吃超过2000毫克,不仅不会增强免疫,反而可能引发肾结石。
你可能不知道,人体约70%的免疫细胞都“驻扎”在肠道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你的免疫系统反应速度。
怎么养好肠道菌群?
多吃全谷物、豆类、蔬菜,增加膳食纤维;
适量摄入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纳豆;
少吃高脂、高糖、深加工食物。
别小看这一步。2021年《Nature Medicine》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紊乱的人,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也更弱。
长期睡眠不足,免疫系统直接“断电”。一项发表于《JAMA》期刊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感染感冒病毒后发病率是睡眠充足者的4倍。
不仅如此,深睡眠阶段还是免疫细胞“训练”和“修复”的黄金时段。也就是说,你每晚的深睡眠时间,决定了你明天免不免疫。
很多人一边感冒发烧,一边说:“哎呀人老了免疫力本来就差。”这其实是对自己健康的放弃。
免疫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宿命,而是你每天吃的、动的、睡的、晒的、呼吸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别等到生病了才去看医生,不如现在就从餐桌和作息开始,把你的免疫系统养成“精英部队”。
参考文献:
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老年人健康行为与慢性病风险调查报告》. 2022年
来源:Dr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