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预言成真?新闻学论战再升级: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底该选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6:28 1

摘要:我接到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咨询,都在问一个问题:新闻学专业还值得选吗?张雪峰曾言"新闻专业不如AI"的预言是否成真?作为招生信息专家,我必须说,这背后的选择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

近,我接到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咨询,都在问一个问题:新闻学专业还值得选吗?张雪峰曾言"新闻专业不如AI"的预言是否成真?作为招生信息专家,我必须说,这背后的选择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

两年前张雪峰那番"劝退新闻学"的言论曾引发热议,如今AI专业遍地开花,很多家长都慌了。某985高校今年新闻学报考人数下降了15%,而AI相关专业报名人数暴增超40%。这是盲目跟风还是理性选择?

先说事实: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行业确实面临转型阵痛。一位媒体从业者朋友告诉我:"现在记者数量大幅缩减,入行门槛越来越高。"而另一边,AI领域的平均起薪已达15K+,高端人才甚至可达50K+。

但数据背后的真相是:AI岗位虽多,但真正能拿高薪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顶尖人才,绝非普通毕业生能轻松企及。

深入分析这两个专业,各有各的坑:

新闻学: 1. 优势:培养全面的人文素养、写作能力和社会洞察力 2. 现状:传统媒体萎缩,但新媒体、政务宣传、企业传播等领域仍有大量需求 3. 真相:不是专业不行,而是太多学校的新闻教育跟不上时代变化

与其说新闻学不行,不如说是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跟不上产业变革的步伐。真正一流的新闻院校毕业生,依然炙手可热。

人工智能: 1. 优势:前沿技术、高薪资、发展空间大 2. 现状:各大高校扎堆开设,师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3. 真相:普通高校的AI专业可能沦为高等数学+编程+机器学习概论的大杂烩

不少学校的AI专业看似高大上,实则不过是计算机专业改头换面,缺少核心竞争力。真正的AI教育需要深厚的数学基础、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绝非改个专业名字那么简单。

选专业不能只看热度,更要看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喜欢写作、沟通和社会观察的学生,强行学AI可能痛不欲生;同样,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欠佳的学生,选了AI可能寸步难行。

我建议考生们这样选:

如果你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1. 评估自己的真实兴趣和能力优势 2. 考察院校的真实师资力量和就业情况,而非简单跟风 3. 了解专业的可迁移技能,为将来可能的转行做准备

对于新闻专业,选择"新闻+专业领域"的复合型发展路径更有竞争力。比如科技记者、财经分析师等方向,仍然大有可为。

而对于AI专业,不要被"高薪"迷惑,关键看是否有扎实的数学和编程基础。许多所谓的"AI人才",实际只会调用几个现成的工具包,远非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记住:无论什么专业,顶尖的20%永远不愁就业,而底部的20%则永远在挣扎。

最近有个学生跟我分享了他的经历:放弃了热门的AI专业,选择了自己真心喜欢的新闻传播。毕业后凭借扎实的写作能力和自学的数据分析技能,进入科技媒体做科技报道,年薪超过了不少普通AI岗位。

专业只是起点,不是终点。与其纠结于"新闻vs人工智能",不如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无论选择哪个专业,能够终身学习、持续成长的能力,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佳保障。

张雪峰的预言并非全错,但也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每个专业都有其价值和空间,关键是你如何规划、如何努力。

说到底,普通家庭的孩子最该选的,不是所谓的"热门专业",而是真正适合自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成长道路。你怎么看?

来源:遇见冯小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