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日本的松下准备在全球裁员1万人,日本裁5000人,海外裁5000人,预计1年内裁完。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一边盈利,一边大裁员。
最近,日本的松下准备在全球裁员1万人,日本裁5000人,海外裁5000人,预计1年内裁完。
裁员在意料之内,今年2月份,松下就传出来要“解散”。
后来他们赶紧说,“解散”是乌龙,只是将松下电器拆解成3家公司,拆解完之后,各公司相互独立,当然这中间就会产生人事调整,变动在所难免。
但是没想到要裁这么狠,一下手就是1万人,而且出人意料的是,公司2024年财年仍有3662亿日元的净利润,但他们已经决定,不想过从前的日子了,公司拆解,基本上也是打破了松下幸之助当年“事业部制”,电视、厨房家电等“问题业务”,该并的并,该卖的卖。
松下这是准备“向裁员要利润”,准备以1300亿日元的代价完成重组和裁员,计划在2028财年,利润比2024年要提高3000亿日元以上。为此,CEO还砍掉了自己40%的年薪。
连续12年盈利,松下为啥还这么着急呢?
虽然盈利,但是能力确实在下滑,2024财年,净利润下滑近20%。
以前,松下的优势是家电,要说,松下的电视,也是不错的,但是,随着中韩家电市场的崛起,松下的优势基本上被蚕食殆尽了。
中国的电视,要质量有质量,关键价格还便宜。
别说中国市场了,就是日本市场,他们也没守住,中国电视早就反向出口日本,2024年,中国品牌电视,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正式拿下一半的日本市场。
松下电视还能挺多久?基本上被卖也算是板上钉钉了。
但是松下裁员,也是羞羞答答,他的官方说法叫做,“员工可以申请自愿提前退休了”。
不说裁员,而是“自愿提前退休”,还是来自松下。
松下幸之助曾被称为“经营之神”,他曾说:“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
这就是他首创的“终身雇佣制”。
在终身雇佣的基础上实行“年功序列”,就是把工资跟工作年限挂钩,用合同和工龄,把员工和企业锁死,培养出来的都是自己人。
日本高速发展的那些年,终身雇佣制功不可没,当然了,日本的“死板”也是它造成的。
不过,在这个制度实行的80年后,在松下内部崩坏了。
2001年,日本IT泡沫破碎,PC和手机不好卖,松下大亏损,于是就搞了一次裁员,原计划裁掉1.3万人,结果,在接下来的4年,裁掉了一共2.5万人。
2011年,松下收购三洋电机,业务重组和出售,又裁掉了3万多岗位。
“自愿提前退休”是针对老年人的吗?自然不是。
不少“提前退休”者,都在40岁左右,而日本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原则上65岁领养老金,鼓励工作至70岁。
40岁退休干嘛呢?自然是继续找工作了。
但是,在终身雇佣制下,工作要么难找,要么重新论资排辈拿工资,日子估计不太好过。
现在,日本企业普遍面对新一轮的裁员潮。
比如,日产汽车在2024年11月公布,裁员9000人;
日本卫浴品牌TOTO收入大幅下滑,裁掉了2000基层员工,砍掉了4成的产能;
日本药企协和麒麟去年卖掉了中国子公司,今年也开始实施“自愿提前退休计划”;
东京商工调查的数据显示,2024年祭出“自愿提前退休”的上市企业达到53家,其中包括日产汽车、武田制药、富士通这样的大公司。
人数没公开,但是总数在10000以上,而现在松下一家,就要赶超去年全年了。
在上个世纪最卷的行业,日本已经落败了,而在现在更卷的行业里面,日本也没啥竞争力。
比如,用在汽车上的功率半导体,日本厂商曾占优势,但是现在,美国搞半导体管制,日本作为盟友也受限制,中国厂商开始自产自销了。
结果,当初看好这个赛道疯狂投资的美日厂商,开始遭到反噬了。
日本的瑞萨电子,开始降低产能,三垦电气把生产计划,推迟了2年;住友电气取消了半导体材料工厂和新的生产线计划。
相关人员咋办?自然是“自愿提前退休”了。
行业萎缩,“领先于中国厂商的优势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大了”。
至于电动车电池,中韩早就盖过日本了。
全球出货量前10大电池厂商,中国占到了6位,韩国3位,日本唯一上榜的,就松下一个独苗,也只占第6位。
在电视、厨电等传统领域落败后,松下押注的就是电池,现在主要瞄准的赛道是4680电池,想要为特斯拉供货,因此还在美国规划了3个工厂。
然而,特斯拉自己的4680电池,已经量产了,松下又没赶上热乎的。
在某种程度上讲,松下的动作反应,也算是日企代表。
10000人大裁员,可能也只是一个开始。
来源:是史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