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淑芳退休后决心完成丈夫的遗愿,寻找十二年前与情人私奔的小姑子。
许淑芳退休后决心完成丈夫的遗愿,寻找十二年前与情人私奔的小姑子。
当她终于在厦门海边的民宿找到林杏儿,却在对方介绍其伴侣时惊呆了。
家族的秘密像潮水般涌来,昔日的选择和隐瞒终将面临最后的审判。
本内容纯属虚构
1
许淑芳在厨房里淘米做饭,窗外的梧桐叶已经泛黄。
初秋的石家庄,傍晚时分带着丝丝寒意。
她把洗好的米倒进电饭煲,顺手拧开灶台上的煤气开关,锅里的水很快沸腾起来。
“小军,把桌子擦一下,一会儿吃饭了。”
儿子林小军应了一声,从沙发上懒洋洋地站起身,拿了抹布去擦餐桌。
许淑芳侧头看了看已经工作三年的儿子,心里有些无奈。
自从丈夫林国忠去世后,这个家里就少了些什么,儿子也跟着散漫了许多。
她从冰箱里取出早上买的青菜和豆腐,心不在焉地切着。
今天是她正式退休的第一天,学校开了简单的欢送会,塞给她一束花和一个纪念品,就结束了三十年的教书生涯。
回到家里,面对空荡荡的客厅,她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妈,姑姑的照片你收起来了吗?”林小军指着墙上的全家福问道。
许淑芳的手顿了一下,刀差点切到手指。
他知道姑姑是家里的禁忌话题,十二年前姑姑和别人跑了,父亲就宣布与她断绝关系,家里甚至把所有与她有关的照片都收了起来。
晚饭很简单,一荤两素。
许淑芳和儿子面对面坐着,电视里播放着晚间新闻。
“妈,你退休了有什么打算?”林小军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嘴里。
“能有什么打算,在家带带孙子呗,你什么时候给我找个儿媳妇?”许淑芳看了他一眼。
林小军差点被呛着:“说正经的呢,你这大好年龄,总不能天天窝在家里吧?”
许淑芳沉默了一会。
她的目光停留在墙上那张全家福上,照片里她和林国忠站在中间,林小军还是个高中生,站在父亲旁边。
而照片的右下角,有一小块明显比其他地方颜色更浅,那里原本是小姑子林杏儿的位置。
“你爸走之前,其实一直惦记着你姑姑。”许淑芳忽然开口。
林小军筷子一顿,抬头看向母亲。
“他临走前让我去找她,可我一直没敢去。”许淑芳的声音很轻。
“现在想去了?”
“嗯。”许淑芳点了点头,“我答应过你爸的。”
“姑姑现在在哪儿?”
“不知道,十二年没联系了。”许淑芳叹了口气,“不过你爸留了些线索,我想试试。”
林小军放下筷子:“我陪你一起去。”
许淑芳笑了笑,没有拒绝。
饭后,许淑芳从卧室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红木盒子,这是林国忠生前一直锁在保险柜里的东西,临终前才把钥匙交给她。
她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沓信件和几张泛黄的照片。
“这是什么?”林小军好奇地凑过来。
“你姑姑和你爸的一些往来信件,还有一些老照片。”
照片上,年轻的林杏儿站在一个清秀的男生旁边,两人面带笑容,背景是厦门大学的芙蓉湖。
“这是姑姑的男朋友?”林小军指着照片上的男生问。
“是的,叫孙志明,是你姑姑大学时的同学。”许淑芳的声音有些飘忽。
她翻开信件,大多是林杏儿写给哥哥林国忠的,内容多是询问家里情况和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
最后一封信的日期是2010年,信中林杏儿写道:
“哥,我知道你永远不会原谅我,但我想告诉你,我过得很好。这里的海很蓝,天很蓝,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希望有一天你能理解我的选择。”
落款是“杏儿”,地址栏写着“厦门东渔村听海阁”。
“就是这个地方!”许淑芳眼睛一亮,“我们去厦门找找看。”
林小军点点头:“那我安排休假,下周一起走。”
许淑芳合上盒子,心中涌起一丝期待和忐忑。
十二年了,不知道林杏儿变成什么样子,她会原谅自己吗?
夜深了,许淑芳躺在床上,回想起十二年前那个改变全家命运的夏天。
2
2010年的夏天,石家庄热得发烫。
许淑芳在厨房里准备晚饭,林国忠刚下班回来,正在客厅里看报纸。
“哥,嫂子,我回来了!”林杏儿提着水果走进门,笑容灿烂。
林杏儿三十二岁,是石家庄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至今未婚,这是林国忠心中的一根刺。
“又去哪疯了一天?”林国忠放下报纸,语气不善。
“去书店参加签售会了。”林杏儿把水果放在茶几上,丝毫不在意哥哥的态度。
“三十二了还不结婚,整天就知道瞎混,传出去多难听。”林国忠皱着眉头。
林杏儿翻了个白眼:“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乎这些。”
许淑芳从厨房探出头:“好了好了,别一见面就吵,杏儿,来帮我切菜。”
林杏儿走进厨房,和许淑芳小声说着什么,两人不时发出轻笑声。
晚饭后,林杏儿收拾碗筷,林国忠接了个电话,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
“杏儿,你过来。”林国忠的声音沉得吓人。
林杏儿走过去:“怎么了哥?”
“孙志明刚才打电话来,说你们分手了,是怎么回事?”
林杏儿一愣,随即笑了:“是啊,分了。”
“为什么分?人家条件那么好,对你也好,你还想找什么样的?”
“我们不合适。”林杏儿简短地说。
“哪里不合适了?人家有房有车,家里做生意的,愿意娶你已经是你的福气了!”林国忠拍着桌子站起来。
“哥,我的婚姻我自己做主。”林杏儿也不再笑了。
“你都三十多了,挑三拣四的,最后嫁不出去怎么办?”
“嫁不出去我自己过,关你什么事!”
“你!”林国忠气得脸色发青,“爸妈走得早,我把你拉扯大,现在你翅膀硬了是吧?”
许淑芳赶紧上前劝解:“好了好了,别吵了,杏儿是大人了,她有自己的想法。”
林国忠转头瞪了她一眼:“你别插嘴!”
他指着林杏儿说:“我给你最后一个月时间,要么跟孙志明复合,要么自己找个像样的对象,否则我就给你安排相亲!”
林杏儿气得发抖,转身就走。
“站住!我话还没说完!”林国忠喊道。
林杏儿头也不回地摔门而出。
那天晚上,林杏儿没有回家。
第二天也没有。
直到第三天,林国忠接到出版社电话,说林杏儿已经辞职了。
而后,林国忠在林杏儿的公寓里发现了一封信。
信上只有简短的几行字:
“哥,姐,对不起,我不能按照你们的期望生活。我要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了。不用担心我,我过得很好。——杏儿”
林国忠气得当场撕了信,回家后颓然坐在沙发上,一整晚都没说话。
第二天一早,他出门去了林杏儿所有可能去的地方,但都没有找到她。
一周后,坊间传出消息,说林杏儿和一个已婚男人私奔了,那男人是厦门来的,两人早就有染。
这个消息传到林国忠耳中,犹如晴天霹雳。
他在家里大发雷霆,把所有林杏儿的照片都扔进了箱子,发誓与这个妹妹断绝关系。
从那以后,家里再不准提起林杏儿的名字。
这一晃,就是十二年。
许淑芳翻了个身,想起丈夫临终前的情景。
那是去年冬天,林国忠因肺癌晚期住院,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
许淑芳和林小军轮流守在病床前,眼看着他一天天消瘦下去。
一天深夜,林国忠突然醒了过来,抓住许淑芳的手。
“淑芳,我对不起你。”他的声音虚弱但清晰。
许淑芳摇摇头:“别这么说。”
“不,我必须说。”林国忠艰难地呼吸着,“我这辈子做错了很多事,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和杏儿。”
“你没有对不起我。”许淑芳握紧他的手。
林国忠的眼中含着泪水,
“我不该干涉杏儿的婚姻,是我错了,求求你去找杏儿,请她原谅我。”林国忠紧握着许淑芳的手。
许淑芳的泪水打湿了衣襟。
三天后,林国忠离开了人世。
如今是时候去面对了。
明天,她要和儿子一起去厦门,寻找失散十二年的小姑子。
3
厦门的九月,阳光依旧灿烂。
许淑芳和林小军坐在出租车上,望着窗外的椰树和蔚蓝的海岸线,心情复杂。
“东渔村听海阁,师傅知道在哪吗?”林小军问道。
“知道知道,那是个民宿,挺有名的。”司机师傅热情地回答,“你们是去玩还是去看朋友?”
“看朋友。”许淑芳简短地回答。
“那民宿老板娘人可好了,画画也很棒,墙上挂的水彩画都是她画的,经常有人专门去买她的画呢。”
许淑芳心头一动:“老板娘姓什么?”
“姓林吧,具体叫什么我不清楚,我们都叫她林老板。”
许淑芳和林小军对视一眼,心中有了些把握。
车子沿着海岸线行驶,不时经过一些精致的民宿和海鲜餐厅。
大约四十分钟后,车子驶入一个安静的小渔村,停在了一栋蓝白相间的三层小楼前。
“到了,听海阁。”司机说道。
许淑芳付完车费,和林小军一起下了车,站在民宿门口。
民宿的门楣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用清秀的字体写着“听海阁”三个字。
大门是敞开的,前厅布置得简洁雅致,墙上挂着几幅水彩画,大多是海景和渔村风光。
“有人吗?”林小军喊了一声。
“来了来了!”一个年轻女孩从里屋走出来,约莫二十出头,扎着马尾辫,“欢迎光临听海阁,请问是要住宿吗?”
“请问林女士在吗?”许淑芳问道。
“林姐出去了,下午才回来。”女孩打量着他们,“你们是她朋友吗?”
“是她的家人。”许淑芳说,“我是她嫂子,这是她侄子。”
女孩眼睛一亮:“哦!林姐的家人啊,快请进来坐。我叫小花,是这里的帮工。”
小花把他们带到客厅,倒了茶水,热情地说:“林姐很少提起家人,难得你们来看她。”
“她这些年过得怎么样?”许淑芳小心翼翼地问。
“挺好的呀,她和赵老师在这开民宿已经七八年了,生意一直不错。”
小花笑着说,“林姐画画,赵老师教书,两人生活得可惬意了。”
“赵老师?”林小军问道。
“就是林姐的丈夫啊,厦门大学的美术老师,人特别好,学生都喜欢他。”
许淑芳的手微微发抖,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声音:“他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大家都叫他赵老师。”小花回答,“他今天去学校了,晚上才回来。”
小花帮他们安排了两个海景房,把行李送上去后就回前台去了。
房间里,林小军迫不及待地问:“妈,这个赵老师是不是爸说的那个人?”
许淑芳坐在床边,点了点头:“应该是他。”
“那他不就是姑姑的那个谈了十二年的情人?怎么还是大学老师?听起来不像是个已婚男人啊。”
“这事比你想的复杂。”许淑芳叹了口气,“等见到你姑姑,一切就清楚了。”
下午三点,许淑芳正坐在民宿的阳台上看海,突然听到楼下传来说笑声。
她走到栏杆边,看见一个穿着白色亚麻连衣裙的女人,提着菜篮走进院子。
那女人约莫四十多岁,身材苗条,乌黑的头发挽成一个松散的发髻,笑起来眼角有细纹,却显得格外明媚。
“林姐!你家人来了!”小花迎上去,指了指二楼。
女人顺着小花手指的方向抬头看来,与许淑芳的目光正好相遇。
她的笑容凝固了,手中的菜篮差点掉在地上。
“嫂子?”她不敢相信地喊道。
许淑芳点点头,声音哽咽:“杏儿,好久不见。”
4
林杏儿把菜篮放在厨房,转身面对林淑芳和林小军,脸色复杂。
“你们怎么找到这里的?”她问道,声音里有压抑不住的紧张。
“你寄给你哥的信,地址是这里。”林淑芳简单地回答。
林杏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她看向林小军,露出一丝笑容:“小军长大了,都这么高了。”
林小军有些拘谨地笑了笑:“姑姑好。”
“你哥他...”林杏儿欲言又止。
“走了,去年冬天,肺癌。”林淑芳说。
林杏儿的眼眶瞬间红了,她转过身去,肩膀微微颤抖。
“他临走前一直想见你,让我带一封信给你。”林淑芳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林杏儿。
林杏儿接过信,却没有立刻打开,只是紧紧握在手中。
“你们先休息,晚上我做饭给你们吃。”她努力露出笑容,“厦门的海鲜可好了。”
林淑芳点点头:“你过得好就行。”
“嗯,挺好的。”林杏儿顿了顿,“文宇晚上回来,你们...会见到他。”
林淑芳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目光闪烁:“文宇...是你丈夫?”
“是啊,我们已经结婚十二年了。”林杏儿说,“小花应该告诉你们了吧?”
林淑芳深吸一口气:“她提到了。他叫赵文宇?”
“是的。”林杏儿点头,“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林淑芳犹豫了一下,“这个名字有点熟悉。”
林杏儿笑了笑:“赵是大姓,文宇这个名字也不少见,可能是巧合吧。”
林淑芳只是轻轻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林小军感觉到气氛不对,主动打破沉默:“姑姑,我能参观一下你的民宿吗?”
林杏儿如梦初醒:“当然可以,小花,带小军去转转。”
小花一直站在一旁,闻言立刻点头:“先生,请跟我来。”
两人走后,林淑芳和林杏儿单独坐在客厅里,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杏儿起身泡了壶茶,递给林淑芳一杯:“厦门的铁观音,尝尝。”
林淑芳接过茶杯,抿了一口:“你这些年,过得好吗?”
“嗯,很好。”林杏儿的声音柔和下来。
林杏儿讲述了后来的事情,如何与赵文宇相爱,如何被林国忠反对,又如何决定离开石家庄。
“那为什么不联系我?这十二年,一个电话都没有。”林淑芳问。
“我怕你为难。”林杏儿轻声说,“你夹在哥和我之间,已经够难做了。而且一开始我很生气,不想和任何人联系。后来时间久了,反而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林淑芳叹了口气:“你哥临终前非常后悔,他让我一定要找到你,告诉你他原谅你了,也希望你能原谅他。”
林杏儿的眼泪终于落下:“太晚了。”
“不晚。”林淑芳轻声说,“他走得很安详,知道我会来找你。”
林杏儿擦了擦眼泪,把那封信紧紧握在手中:“我晚点再看这封信吧,现在情绪不太好。”
林淑芳点点头:“你自己决定。”
林杏儿看了看时间:“快六点了,该准备晚饭了。文宇马上就回来了。”
林淑芳僵硬地点点头,心脏不受控制地砰砰直跳。
三十年了,她究竟准备好见他了吗?
5
晚上六点,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
林杏儿准备了一桌海鲜大餐,有清蒸鱼、辣炒花蛤、蒜蓉蒸扇贝、姜葱炒蟹等。
“赵老师马上就回来了。”小花朝门外望去,“哎,说曹操曹操就到!”
门外传来自行车铃声,随后是开门声。
“我回来了!”一个温和的男声传来,“今天买了些新鲜海鲜,晚上可以...”
声音戛然而止。
林淑芳坐在餐桌旁,慢慢抬起头,看向门口。
她手中的茶杯从滑落,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破裂声。
浑身如遭雷击,眼前的世界坍塌,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站在那里,身材修长,鬓角微白,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提着两个袋子。
尽管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那双眼睛却依然熟悉得让人心痛。
那是赵文宇,她三十年前的未婚夫,如今站在她面前,是她小姑子的丈夫。
袋子从他手中滑落,发出“啪嗒”一声。
“淑芳?”他不敢相信地喊道。
“文宇...”她轻声呼唤着这个三十年未曾出口的名字,声音颤抖,“怎么是你!”
林杏儿从厨房走出来,脸色紧张:“文宇,我嫂子和小军来了。”
赵文宇仿佛没听见林杏儿的话,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林淑芳身上,眼中是难以掩饰的震惊和复杂情感。
“怎么会是你...”林淑芳喃喃自语,“你就是杏儿的丈夫?”
一时间,客厅里安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林小军和小花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我...我去拿点饮料。”小花打破沉默,飞快地躲进厨房。
“我去帮忙。”林小军也跟了进去。
6
餐厅里只剩下林淑芳、林杏儿和赵文宇三人,空气中弥漫着尴尬和紧张的氛围。
赵文宇上前一步,又停了下来,不知道该做什么。
“坐下吃饭吧。”林杏儿打破沉默,“菜要凉了。”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谁都没有动筷子。
“好久不见,淑芳。”赵文宇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发抖。
“三十年了。”林淑芳轻声回答,心中的震惊尚未平息。
她看向林杏儿:“你知道吗?”
林杏儿摇摇头:“知道什么?”
“文宇和我的关系。”
林杏儿愣住了:“什么关系?”
林淑芳看向赵文宇,眼中充满质问。
赵文宇深吸一口气:“淑芳是我大学时的未婚妻。”
林杏儿震惊地张大了嘴:“什么?”
“三十年前,我们在石家庄师范学院相识相恋,订了婚。”赵文宇平静地说,“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分手了。”
林杏儿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们两人:“为什么你从来没告诉过我?”
“我不知道你们是亲戚关系。”赵文宇苦笑,“你从未提起你嫂子的名字,我也没见过你家人的照片。”
林杏儿转向林淑芳:“嫂子,你也不知道吗?”
“我怎么会知道?”林淑芳摇头。
“这太荒谬了。”林杏儿站起身,“我需要一点时间。”
她快步走向门外,留下林淑芳和赵文宇面面相觑。
“对不起。”赵文宇低声说,“我真的不知道杏儿是你小姑子。”
林淑芳沉默了一会,然后问:“当年...是不是国忠拆散了我们?”
赵文宇点点头:“他告诉我你已经和别人订婚了,不想嫁给我这个没钱没背景的穷学生。”
“而他对我说,你有了新女友,嫌弃我这个农村来的未婚妻。”林淑芳的声音里带着苦涩。
“我一直以为你背叛了我。”赵文宇叹了口气。
“我也以为你抛弃了我。”林淑芳轻声说。
两人沉默了一会,只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杏儿呢?她知道这些吗?”林淑芳问道。
“不知道,我从未告诉她具体细节。”赵文宇摇头,“她只知道我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却不知道对象是谁。”
“那现在怎么办?”林淑芳看向门外,林杏儿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海边的小路上。
“我应该去找她。”赵文宇站起身,“她需要时间消化这些。”
林淑芳点点头:“去吧,她需要你。”
赵文宇离开后,林小军从厨房探出头:“妈,姑父他...真的是你的前未婚夫?”
林淑芳苦笑:。
“天啊,这太戏剧性了。”林小军走过来坐下,“那爸知道吗?”
“你爸临终前肯定是知道的。”林淑芳回忆道,“他突然说对不起我和杏儿,现在我明白了,他是在忏悔。”
“所以爸当年撒谎拆散了你们,后来又用同样的方式想拆散姑姑和赵叔叔?”
“是的。”林淑芳点点头,“只是这次他失败了。”
林小军沉默了一会:“妈,你还爱赵叔叔吗?”
林淑芳看着儿子,轻声说:“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就该翻篇了。”
同一时间,海边的礁石上,林杏儿坐在那里看着远处的海面。
“这太荒谬了。”林杏儿摇头,“我嫂子是你前女友,而我哥是拆散你们的人,然后我又和你在一起了...”
“命运很奇妙,不是吗?”赵文宇苦笑。
“所以这就是哥临终前想告诉我的真相?”林杏儿问道,“他知道你就是嫂子的前未婚夫?”
“我想是的。”赵文宇点头,“当他看到我的时候,可能认出了我。”
林杏儿沉默了一会,然后问:“你还爱她吗?”
赵文宇转过头,认真地看着林杏儿的眼睛:“杏儿,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现在我的妻子是你,我爱的人也是你。”
林杏儿凝视着他:“真的吗?”
“真的。”赵文宇握住她的手,“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
林杏儿靠在他肩膀上:“这一切还是让我感到很不真实。”
“我明白。”赵文宇轻抚她的头发,“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面对。淑芳和小军是你的亲人,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的事情影响现在的关系。”
林杏儿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回去吧,他们还在等我们。”
两人手牵手走回民宿,发现林淑芳正在厨房热菜,林小军在帮忙摆碗筷。
“对不起,我们离开了这么久。”林杏儿有些愧疚地说。
“没关系,理解。”林淑芳笑了笑,“来吃饭吧,菜已经热好了。”
四人重新围坐在餐桌旁,气氛比刚才轻松了许多。
林杏儿主动举起酒杯:“为了我们的重逢。”
林淑芳、赵文宇和林小军也举杯回应:“为了重逢。”
7
接下来的几天,四人逐渐适应了这种奇特的关系。
林淑芳和林小军在厦门游玩,林杏儿和赵文宇轮流当导游。
他们去了鼓浪屿、环岛路、厦门大学,品尝了各种当地美食。
林杏儿和林淑芳之间的关系逐渐回到了从前,两人常常坐在海边长谈,诉说着这十二年来的生活。
一天傍晚,林淑芳和林杏儿坐在民宿的阳台上看日落。
“嫂子,你恨我哥吗?”林杏儿突然问道。
林淑芳沉默了一会,然后轻声说:“不恨,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可他毁了你和文宇的感情,又差点拆散我和文宇。”
“人不是完美的,他做错了,但最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林淑芳看着远处的海面,“而且,如果当年我嫁给了文宇,就不会有小军。每个选择都有代价,也有馈赠。”
林杏儿握住林淑芳的手:“你真是个好人,嫂子。”
林淑芳微笑:“不是好人,只是看开了。命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我们只能接受。”
晚上,林杏儿回到房间,拿出林国忠的信,决定和赵文宇一起看。
信纸上是林国忠有些歪斜的字迹:
“杏儿: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世了。
临终前,我有太多话想对你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首先,我要向你道歉。当年我以保护你为名,强行干涉你的婚姻,甚至散布谣言伤害你的名誉,这是我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
我一直以为赵文宇会辜负你,就像我误以为他当年辜负了淑芳那样。是的,我认出了他,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的固执和偏见,害了你们。
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尊重你的选择,支持你追求自己的幸福。
其次,我要谢谢你。谢谢你这些年偶尔寄来的信,让我知道你过得很好。你的每一封信我都珍藏着,虽然从未回复,但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
最后,我希望你能原谅我,也希望你能和淑芳重归于好。她是个好女人,这些年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
我走后,你们就是亲人了,要好好相处。
爱你的哥哥 林国忠 2022年11月28日”
林杏儿读完信,泪水不住地流下。
“他到死都没告诉淑芳真相。”赵文宇轻声说。
“可能是怕她接受不了吧。”林杏儿擦掉眼泪,“不过现在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你还恨你哥吗?”赵文宇问。
林杏儿沉默了一会,摇摇头:“不恨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只是方式错了。”
赵文宇拥抱着她:“一切都过去了。”
林杏儿靠在丈夫的肩膀上:“嗯,都过去了。”
一周后的晚餐上,林淑芳宣布要回石家庄了。
“这么快就要走?”林杏儿有些不舍。
“嗯,小军的假期快结束了。”林淑芳说,“而且学校那边还有些退休手续要办。”
“什么时候的火车?”赵文宇问道。
“后天早上。”
“我送你们去车站。”
林杏儿突然问道:“嫂子,你回去以后有什么打算?”
林淑芳愣了一下:“没什么特别的打算,可能会报个兴趣班什么的。”
“要不...你搬来厦门住吧?”林杏儿提议,“这里气候好,环境也好,比石家庄舒服多了。”
“是啊,妈。”林小军眼睛一亮,“我也觉得这里挺好的,您可以考虑考虑。”
林淑芳看了看林杏儿和赵文宇,犹豫道:“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林杏儿说,“我们民宿还有空房,您可以住在这里。或者您想住得远点也行,我们可以帮您找房子。”
“嫂子,考虑一下吧。”赵文宇也说道,“厦门的老年生活确实比北方舒适。”
林淑芳没有立即回答,只是说:“让我想想。”
晚上,林淑芳站在阳台上看海,林杏儿走了过来。
“嫂子,你真的不考虑搬来厦门吗?”
“杏儿,你觉得这样好吗?”林淑芳看着她,“我和文宇的关系...你不介意吗?”
林杏儿摇摇头:“不介意。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现在我们都是亲人。”
“可是...”
“嫂子,你为我哥付出了三十年,现在该为自己活一活了。”林杏儿握住她的手,“我知道你一直喜欢大海,在厦门养老不是很好吗?”
林淑芳沉默了许久,最终点点头:“好吧,等我把石家庄的事情处理完,再考虑搬过来。”
林杏儿高兴地抱住她:“太好了!”
两天后,林淑芳和林小军踏上了回石家庄的火车。
临行前,林杏儿送给林淑芳一幅水彩画,是听海阁前的海景。
“等你回来。”林杏儿在画上写道。
赵文宇送他们到站台,临别时郑重地说:“淑芳,照顾好自己。”
林淑芳点点头:“你也是。照顾好杏儿。”
火车开动时,林淑芳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厦门,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释然。
三个月后,林淑芳卖掉了石家庄的房子,带着简单的行李搬到了厦门。
林杏儿和赵文宇帮她在离民宿不远的地方租了一套小公寓。
林淑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早上在海边散步,白天在社区老年大学学习绘画,晚上偶尔去听海阁吃饭聊天。
她学着画水彩,虽然不如林杏儿画得好,但也乐在其中。
有时候,赵文宇会指导她的绘画技巧,两人在教学中找到了一种平和的相处方式。
一年后的夏天,林小军从北京来厦门度假,带来了一个惊喜。
他要结婚了,对象是厦门当地的一个姑娘,正是他去年在听海阁认识的小花。
“什么时候的事?”林淑芳惊讶地问道。
“我走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慢慢就......”林小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
“真是太好了!”林杏儿高兴地说,“婚礼就在听海阁办吧!”
“好主意!”小花拍手赞同。
婚礼在听海阁的海滩上举行,简单而温馨。
林淑芳看着穿着婚纱的小花和西装笔挺的林小军,眼中含着泪水。
“国忠,你看到了吗?”她在心里默默地说,“小军结婚了,很幸福。”
赵文宇端着酒杯走过来:“替小军高兴吗?”
“嗯,很高兴。”林淑芳点点头。
“这一年,你过得习惯吗?”
“挺好的。”林淑芳笑了笑,“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那就好。”赵文宇也笑了。
“谢谢你和杏儿。”林淑芳真诚地说,“让我有了第二次生活的机会。”
“不用谢,我们是家人。”赵文宇举起酒杯,“敬家人。”
林淑芳也举起杯子:“敬家人。”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林淑芳看着不远处欢笑的林杏儿、林小军和小花,心中充满感激。
命运虽然曲折,但最终还是给了每个人应有的幸福。
她和赵文宇之间的情感已经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友谊,不再有过去的纠结和痛苦。
而林杏儿,那个十二年前被全家误解的“任性”小姑子,如今成了她最亲密的亲人。
有时候,生活的转折就是这么奇妙。
那些曾经的误会和隔阂,在时间的流转中化为了理解和包容。
那些曾经的伤痛和遗憾,也在海风的抚慰下渐渐愈合。
林淑芳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海风,嘴角露出一丝满足的微笑。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来源:十一故事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