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宏观数据来看,2024年3C电子行业呈现复苏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7.3%,扭转了2023年3C行业的下滑颓势。
长期以来,3C电子行业是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的第二大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应用量仅次于汽车行业(整车及零部件)。
从宏观数据来看,2024年3C电子行业呈现复苏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7.3%,扭转了2023年3C行业的下滑颓势。但具体到3C行业系统集成商所在的各个细分领域,毛利率下降、价格战带来的利润空间压缩、大客户需求不及预期等情况层出不穷,其中滋味可谓是“冷暖自知”。从以上统计来看,2024年,博众精工、博杰股份、快克智能、利和兴4家企业实现业绩双增,其中博众精工取得约50亿元营收,营收规模最大;博杰股份在2024年度营收增速最高,其表示主要得益于科技产品迭代发展加速,导致下游客户对智能手机、XR\VR等产品测试需求的增加。
同样得益于精密焊接、视觉检测领域需求的增长,快克智能的精密焊接装联设备、机器视觉制程设备的订单收入均取得超过30%的增长,进而带动了整体营收利润的双增。
在2024年,利和兴取得了5.7亿元的营收,同比实现22.8%的增长。利和兴表示,除了在移动智能终端和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之外,2024年利和兴在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订单,电子元器件业务爆发性增长,进一步助力整体营收正向增长。
赛腾股份、科瑞技术、田中精机、易天股份4家企业2024年度营收、利润同比下滑,下滑原因主要来自下游客户需求变化。如科瑞技术受到3C电子国际客户外迁、新能源行业下行周期的影响,营收、利润均出现下滑;赛腾股份在3C行业的营收同比下滑了19.88%,导致整体业绩下滑。
在2024年度,上述企业中有2家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来自对子公司的商誉和资产权益减持所致。
田中精机2024年取得营收2.26亿元,净亏损达1.54亿元,同比下降1654.9%。对于2024年由盈转亏,田中精机表示,母公司经营情况整体稳定,非标准机产品销量达539台(套),同比增长224.7%,但由于子公司佑富智能经营发展不及预期,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及计提,造成大额亏损。
据田中精机披露,佑富智能的负债总额达到2.81亿元,此前已向该子公司提供了9944.25万元的借款,已向法院申请子公司破产清算。
易天股份表示,2024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下滑27%,其中LED和半导体设备收入下降,主要是部分客户产线投产进度放慢、验收周期延长所致。去年易天股份亏损1.09亿元,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对子公司易天半导体的资产减值、债权损失计提等原因,合计造成8550.2万元的损失。
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来看,3C系统集成商企业依然面临挑战:博众精工、赛腾股份、科瑞技术、博杰股份、利和兴、田中精机6家企业出现营收下滑;博众精工、赛腾股份、博杰股份、利和兴4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仅快克智能、易天股份2家企业营收、净利润实现同比双增。
易天股份表示,2025年Q1营收和利润提升,主要是较去年同期可验收订单金额增加且毛利率有所提升所致。
博众精工表示,Q1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订单增加,费用前置且设备尚未进入验收期;利和兴表示,尽管Q1出现营收下降和亏损变化,面向下游的消费市场的智能制造产业目前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一季度通常是3C行业淡季,且存在订单验收和回款波动问题,单单从业绩层面很难判断出行业的变化。总体来看,各家企业对于3C行业发展仍然持积极态度,并认为3C电子行业在AI、智能传感、XR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加持下有望带来新的增量应用,进而带动智能制造设备的迭代和应用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五年,3C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波动变化。高工机器人梳理发现,2020~2024年,尽管3C电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整体营收从12万亿元增长到16万亿元,但利润率却呈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4.89%下降到3.96%,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受行业景气度传导,加上3C行业本身薄利多销的特点,3C系统集成商企业的利润率也持续受到挤压。
面对毛利率波动、利润下降的风险,博众精工、赛腾股份、田中精机、易天股份、科瑞技术等多家企业表示,在扎实聚焦3C消费电子业务之外,积极开拓新能源光伏锂电、半导体、汽车、仓储物流等业务。
如博众精工表示,公司实施“1+N”战略,在消费电子业务之外,积极布局新能源、半导体、仪器仪表、智慧仓储物流及汽车零部件等应用领域。
赛腾股份同样将开拓新兴领域作为重点。从营收数据来看,2024年度赛腾股份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营收同比下降了19.88%,而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业务则分别实现了115%、225%的同比增长。2025年,赛腾股份计划进一步拓展国内FAB厂端业务,同时加大海外客户开发的力度,持续对半导体新机型进行研发。
科瑞技术在财报中透露,为贯彻“3+N”发展战略,未来将重点推进半导体贴片技术、光伏行业的智慧物流搬运、智能仓储及调度系统的进一步研发和业务拓展。
易天股份表示,在2024年已经完成半导体倒装设备研发并已获得订单,半导体行业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快克智能将业务拓展至激光雷达领域、电子水泵等细分市场,与何赛科技、速腾聚创展开激光雷达精密焊接和检测自动化合作,为飞龙汽车交付了多条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和AI服务器散热水泵产线。
田中精机表示,除3C、汽车、工控3大主业之外,计划通过外延并购等方式布局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但“第二增长曲线”并没有那么容易达成,与3C行业存在“大客户”集聚效应不同,不少细分领域的客户较为分散,同时行业的Know-how知识体系和配套产业链分工极具差异化。
此外,通过并购或者孵化,不同的企业基因和组织架构,可能为企业带来“双向成就”,但也可能“水土不服”,导致母公司业绩被子公司拖累,如田中精机、易天股份都曾经为子公司交了“学费”。
面对制造业终端客户需求的变化,更需要企业具备发展定力和前瞻的战略眼光,能够精准捕捉到与原有客户群体优势资源联动的可能性,再进行大胆的战略决策和市场部署,不少企业已经跨越多个领域并成功取得了战略增长。
随着3C产业链的转移和回流,3C电子行业头部企业持续外迁,加速了集成商业务出海的步伐。除了个别企业的产品境内、境外销售毛利率基本持平外,大部分企业产品的境外毛利率高出境内毛利率10%~12%之间,利润空间相对充足。
2024年,科瑞技术在海外的营收达5亿元,同比增加18.99%,这一年,科瑞技术正式启用马来西亚办事处、美国办事处,通过本土化经营承接品牌客户的海外产能需求。
快克智能2024年在海外实现了营收、毛利双增,其产品出口营收同比增长29.03%,海外毛利率提升了7.2%。当前快克智能已在美国、日本、越南等地设立了子公司,接下来其计划在新加坡、印度、墨西哥、土耳其、波兰、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构建更完备的全球服务网络。
博众精工表示,2024年度其境外收入同比增速较快,同比增加39.42%,主要原因是苹果产业链客户出口报关业务收入增加所致。
田中精机、易天股份两家企业快速发力,其海外营收实现了2倍~4倍的增长。其中田中精机境外收入实现5256万,同比增长484.9%;易天股份在海外地区斩获了4305.88万元营收,同比增加250.61%。
利和兴在其未来发展战略中表示,将锁定日本电子元器件的技术交流与市场拓展机会,与日本企业合作并进入日本市场,并密切关注在机器人、精密零部件等方向的优质日本资产投资并购机会。
随着AI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不少终端制造客户对高柔性制造、精细化成本控制、更多工艺的智能替代需求增加,同时对系统集成企业的技术集成度、工艺要求、信息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研发层面,不少企业加强对新兴业务和精细化工艺的关注和投入。
针对人形机械手、医疗设备、无人机等领域对精密空心杯线圈的需求,田中精机展开了关于“全自动卧式空心杯线圈绕线机”的研发,旨在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线圈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据财报披露,2024年,博众精工完成了8KG负载高速SCARA的研究,目前在进行按键弹片高速自动组装技术、闪光灯料件自动搬运下料工艺、机器人视觉引导系统的研究。
利和兴则表示,看到了具身机器人的历史性浪潮机遇,计划在服务器、机器人等方向加大投入和加快市场拓展,在具身智能领域与客户构建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具身智能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与推广。
博杰股份表示,基于在消费电子产品的传感技术积累,其已经为研发出1弧秒精度的IMU传感器测试平台、人形机器人camera、力传感器检测技术,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的检测领域。
整体来看,2024年度各大3C上市集成商企业经营体感各异,但仍然保持了清晰的发展主线和规划,作为聚焦3C行业的系统集成商,更需要能够准确地对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精准判断,在产品研发、成本控制、商机前瞻、客户关系等领域做出前沿观察和判断。
随着3C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进一步迭代,国际贸易市场和产业链的变化,加上对新能源、半导体、汽车、仓储物流等领域客户新需求的洞察,对于3C行业系统集成商而言,2025年会是一个更加具有战略决定性和业务分化的关键发展节点。
来源:高工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