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金钥匙”打开共富“百宝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21:05 1

摘要: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贵阳清镇市卫城镇犀牛村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已发出轰鸣声。村民杨德军发动大型旋耕机,准备外出作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成了农机手,挣租金、领薪金和年底分红金,去年收入六七万元哩!”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贵阳清镇市卫城镇犀牛村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已发出轰鸣声。村民杨德军发动大型旋耕机,准备外出作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成了农机手,挣租金、领薪金和年底分红金,去年收入六七万元哩!”

犀牛村曾是个“空壳村”,2022年4月,该村成立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农机,开展耕、种、管、收、运输“一条龙”服务,业务辐射扩展到毕节市、安顺市等地。2024年,合作社创造营收达310万元。

像犀牛村这样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贵州并非个例。近年来,我省各地聚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新举措,通过“党组织+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利用村集体山水林田湖、闲置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资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农村集体经济强、村民富的新路子。

盘活资源兴发展

走进遵义市播州区新民镇惠民社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民宿遍地开花。

“每天订房的游客多,房间大部分预订出去了。”“坡坡上”民宿里,惠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作前忙不停,为游客做好服务。

“坡坡上”民宿由惠民社区盘活小学闲置资源打造而成,拥有18个房间,今年4月15日投入运营。

“我们将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盘活闲置资产,打造民宿示范,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发展民宿旅居,带动群众增收。”李作前说。

民宿、餐饮、停车场……经过盘活资源资产,惠民社区产业“活”了,村集体经济一路高歌,2024年,该社区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0多万元,带动村民开办民宿64家、农家乐12家。

盘活资源资产的行动在我省各地上演。贵阳市探索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控股,吸纳村民入股为主,引入社会股本,共同组建市场化股份制公司,采取集体控股、合股经营的“1+1”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村集体、农民“双增收”。铜仁市德江县以乡镇为单位,由所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组建22家强村富民公司,整合各村闲置资源,探索推行合股经营型、异地置业型等7种经营模式,2024年,该县村集体分红达1800余万元。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我省以基层党组织为引领,探索“村社合一”“一村一公司”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让沉睡资源“活”起来,乡村发展步入快车道。

产业百花齐放

行走黔贵大地,“特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立夏之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活力满满,精品水果采摘吸引游客接踵而至,农家乐热闹非凡。

“我们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引领,采取‘村集体+村民’的模式,成立贵州盛益乐商贸有限公司,发展农文旅产业,带动群众致富。”水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龚道祥说。

以桃为基、以花为媒,水塘村种桃树、筑“永乐花海”、开设农家乐,聚人气、带流量,构建观湖光花海、品农家特色、享田园风光的农文旅格局,擦亮农文旅品牌,该村成为贵阳周边旅游度假的“网红打卡地”。去年,该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260万余元。

黔南州龙里县醒狮镇大岩村依托布依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生态观光园、特色民宿、农家乐,吸引八方游客。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乐庄村引进龙头企业,采取“村企联姻”方式,发展林下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养殖等产业,产品畅销市场。

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我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农文旅、电商、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曾经的“空壳村”找到发展“金钥匙”,拼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值”。

同筑共富新图景

特色产业蓬勃昂扬,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攀升,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收入不断增高,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以抱团发展、利益联结方式,采取“联合党委+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9个村发展生猪和肉牛产业。

“村集体经济是共同富裕的‘火车头’,通过发展生猪、肉牛产业,乡亲们链上产业链,实现入股分红、就业创业增收,山乡巨变就在眼前。”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坤说。

如今,塔山村年出栏生猪2.5万头、肉牛1000余头,年均产值7600余万元,曾经的“空壳村”蜕变为集体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的富裕村。去年,该村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户均存款10万元以上。

今年初,贵阳市村村寨寨的集体分红,让村民笑开了花。

“我们的生活就像这票子一样红红火火,在大坡村就是幸福。”花溪区黄河路街道大坡村村民邓向平领到分红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苗岭侗乡到乌江两岸,从武陵山脉到乌蒙山麓,一个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联结起广大群众,共同铸就发展致富的梦想。

群山莽莽,见证奋斗足迹;溪流潺潺,流淌幸福欢歌。如今,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贵州正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实践,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共同富裕新图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刘悦

三审 赵勇军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