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75周年。5月13日,记者了解到,以“AI时代外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为主题的校长论坛近日在该校举行,来自国内外近20所高校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全校师生代表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75周年。5月13日,记者了解到,以“AI时代外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为主题的校长论坛近日在该校举行,来自国内外近20所高校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全校师生代表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 学校供图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在题为“融通中外 追求卓越”的报告中表示,历经75年的发展,学校已从俄文专科单一办学体系发展到拥有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8万余人。
他表示,面向未来,学校将构建“重庆国际传播学院+国际影视产业学院+外文门户网站”的国际传播体系,全力投身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语言服务研究中心”,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智能制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能源等行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全球教育协作生态系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路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马库斯·罗戈里格斯谈到,通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协作、追求共同目标和相互尊重,教育能够突破国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校长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闫相斌、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等,分别聚焦AI技术赋能语言教育创新,围绕数智化建设、国际化战略及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推动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前瞻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下,外语类高校如何作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承军教授在报告中提出,翻译和外语都是国家重点需求学科,AI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外语学习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他建议,要推动AI技术与各专业深度融合,提升学生AI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开辟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工程师培养路径等。
当天还举行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授牌仪式。未来,该学院将着力开展国际组织的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以及高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