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务层面,腾讯音乐在一季度持续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实现营收73.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0%和22.8%。其中,成为核心引擎的在线音乐业务继续“高飞”,在线音乐服务、在线音乐订阅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为58.0亿元、42.2亿元,同比分别增
文娱商业观察
文/矮子巨人
北京时间5月13日港股盘后、美股盘前,腾讯音乐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
财务层面,腾讯音乐在一季度持续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实现营收73.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0%和22.8%。其中,成为核心引擎的在线音乐业务继续“高飞”,在线音乐服务、在线音乐订阅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为58.0亿元、4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6.6%。
业务层面,核心数据——付费用户和付费率也沿着过去几个季度的上升曲线平稳发展。季度内,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8.3%至1.229亿,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从2024年同期的10.6元增长至11.4元。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欣欣向荣,可当我们穿透表面的繁华,深入探究后会发现,在看似蓬勃的发展图景下,腾讯音乐仍有焦虑如藤蔓般肆意生长,紧紧缠绕着它前行的每一步。
成长确幸背后的掣肘
实际上,我们对腾讯音乐一季度报最客观的解读,应该是有喜有忧。
喜,开篇已经说明,在线音乐成为腾讯音乐最具优势的一张底牌,一季度占总收入近八成,而忧之所在也很明晰——这张底牌并非坚不可摧。
自2021年四季度首次出现同比下滑至今年一季度,腾讯音乐的在线音乐月活跃用户数已持续14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而且在今年一季度还环比流失了100万,目前为5.55亿。
也就是说,腾讯音乐在整体用户基数的维护上仍面临挑战,而随着主打“免费畅听下载”的汽水音乐提速下场,难度势必还将提升。
海豚智库在其分析中指出,在去年下半年重启攻势后,汽水音乐的月活跃用户规模肉眼可见的提升,到今年年初已逼近1亿关键指标。与之呼应,在QuestMobile2025春季中国移动互联网实力价值榜上,汽水音乐以11.48%的活跃渗透率跻身90后人群媒介偏好APP TOP10。
尽管字节跳动目前对汽水音乐的定位仍是抖音用户的“音乐需求补给站”,但腾讯音乐以及网易云音乐都应该保持警惕。截至稿前,汽水音乐在Apple store免费app排行榜上位列第9,网易云音乐位于第51,而腾讯音乐的“拳头产品”QQ音乐、酷狗音乐分别位于第65、第81。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音乐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报告显示,48.6%的用户偶尔在音乐平台付费,25.7%的用户表示有长期付费的习惯,25.7%的用户则表示从未在音乐平台付费。
这意味着,虽然用户的付费意识有所增强,但在线音乐市场的付费逻辑还未走通,腾讯音乐想继续通过“提纯”用户榨出利润,道阻且长。
一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环比净增190,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环比净增0.3元,增长的疲态不言而喻。
尽管在独家版权被叫停后,腾讯音乐在版权资源整合上仍有深厚底蕴,但还不足以给用户提供一个非他不可的理由。
在此基础上,汽水音乐与抖音共同建立的“刷到即听到”生态闭环,网易云音乐在个性化推荐、社区氛围、会员定价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腾讯音乐自身频繁引发争议的会员套娃式收费问题,也在对音乐用户的平台选择产生影响。
财报显示,2024年,网易云全年会员订阅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22.2%,付费用户突破6500万,同比增长42%。
当弹药逐渐有限,射向何方就会变得尤为重要。而网易云音乐交出的这张成绩单,又一次鲜明昭示,用户的音乐付费意愿深刻关联着未来的发展态势。
于是乎,腾讯音乐也继续踏上了在线视频们的路。
4月20日,QQ音乐方面发布重要服务调整公告,宣布自即日起将对会员的单日累计播放设备数量进行限制,其中音乐包用户仅限1台设备播放、豪华绿钻会员为3台、超级会员则可享5台。
又长又挤的“提纯”高坡
不置可否,当会员规模趋顶,腾讯音乐想要继续维持财报中漂亮的付费数据,从源头处遏制“白嫖”是最高效的途径。
但问题的根本在于,会员付费的本质是一场持续价值交付的能力竞赛,腾讯音乐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用户对自身的价值感知,更丰富多元的音乐资源和更卓越的使用体验才是重中之重的投名状。
截止2024年年底,腾讯音乐总计拥有超2.6亿首授权及共创音乐与音频曲目,独立音乐人注册较上一年增加了10万名,达58万名。
到了今年一季度,腾讯音乐不仅与索尼音乐娱乐、英皇娱乐和滚石唱片完成续约,与韩国Starship娱乐、YG娱乐以及日本ACG娱乐厂牌KADOKAWA深化合作,还与说唱音乐经纪公司种梦音乐D.M.G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宣布在音乐版权、音乐演出、潜力说唱音乐人挖掘与扶持、品牌联动与跨界合作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层次合作。
然而,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不仅只有腾讯音乐。
同样是2024年,网易云音乐在音乐内容版权储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与福茂唱片、CJ娱乐、Kakao 娱乐等达成了音乐版权合作,同时还成功已吸引超过77.4万名独立音乐人注册,并上传约440万首原创音乐作品。
另一边,汽水音乐与抖音共同发起的“看见音乐计划”吸引了超12万首歌曲参与,助力1.6万首歌曲通过短视频爆红,其中有超过50首歌全网流媒体年播放量破亿。截至2024年末,累计有34万音乐人入驻抖音开放平台,汽水音乐歌曲收藏量前3000的TOP音乐人在抖音全年涨粉超300万。
而且,在今年3月,汽水音乐、抖音与摩登天空达成版权合作,摩登天空拥有版权的数千首歌曲,正式回归汽水音乐、抖音平台。
在“拼体验”层面,AI技术的应用也不约而同地被视为关键抓手。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在2024年财报中都提及了AI技术对业绩提升的帮助,也都在今年完成了DeepSeek R1大模型的全能力接入。
另一边,在去年8月上线了音乐生成功能的字节智能AI助手豆包App,高居AppStore中国免费App排行榜TOP1,并且抖音已经在测试接入豆包App的AI能力。
刺刀见红的趋势已不言自明,接下来如何更好的攀爬这座高坡,留给腾讯音乐的挑战还有很多。
2025,还能向何处要增长?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腾讯音乐现金、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的合计余额为376.7亿元。
账面上还有百亿元,但腾讯音乐还远没到躺着数钱的时候。
本季度,社交娱乐业务再次同比下滑11.9%至15.5亿元,同时月活跃用户、ARPPU等指标都被在财务中隐藏。
必须承认,从同比下滑幅度看,社交娱乐服务业务确实表现出企稳回升迹象,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其他互联网超级APP带来的竞争分流影响还在提升,短时间内,该业务大概率会延续整体收缩的趋势。
谁都无法准确的预测未来,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哪一方想成为滚出“厚雪球”的长期主义者,摆在台面上的筹码都不能只有一个,腾讯音乐有必要加紧探寻其他能带来长期收益的领域了。
近日,有消息称,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并称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
对此,尽管喜马拉雅相关负责人已率先给出尚不知晓的回应,但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瓜其实早在2022年就有了苗头——彼时腾讯音乐便被传与喜马拉雅在接触探讨合作可能,后因管理权分配分歧,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众所周知,车载音乐消费是腾讯音乐2024年重点拓展的场景之一,而网易云音乐对这一领域也同样表现出一种“势在必得”的决心。据亿欧智库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发布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展后洞察报告》显示,网易云音乐车载版已覆盖九成以上车企及相关车型,成为热门车载音频品牌。
另一边,也是在2025上海车展上,喜马拉雅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武冰冰高调公示,喜马拉雅目前已与超80家车企达成合作,覆盖98%的网联车型,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达到95分钟。
若真可以将喜马拉雅纳入麾下,对腾讯音乐而言,将是一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不仅可以强化腾讯音乐在车载音频市场的竞争力,为其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点,也能借力喜马拉雅在UGC+PGC上的内容生态优势,丰富其内容品类,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音频消费需求,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腾讯音乐推出的《盗墓笔记》多人有声剧上线即引发收听热潮,创下平台最快破千万播放量的有声剧专辑纪录。
同时,该季度,腾讯音乐还在通过深耕现场演出、专辑与周边销售等领域继续深挖音乐消费潜力,包括为汪苏泷定制实体专辑《十万伏特》、与韩国艺人G-Dragon权志龙进行周边合作、以及在成都举办的“QQ音乐超级巅峰之夜”等。
成长从来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俯下身子一砖一瓦的踏实打磨,而且必然也会伴随着阵痛、排斥与漫长的适应。然而,在熬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曲折过后,却也总能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来源:文娱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