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日,笔者参加了一个县级的骨干教师选拔赛,在比赛现场,一位中年男教师的公开课引发了我们一众评委的热议,针对该教师公开课上一直用“讲授法”来传授知识,我们评委组直接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该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唱独角戏,但他的语言十分幽默风趣,让学
前几日,笔者参加了一个县级的骨干教师选拔赛,在比赛现场,一位中年男教师的公开课引发了我们一众评委的热议,针对该教师公开课上一直用“讲授法”来传授知识,我们评委组直接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该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唱独角戏,但他的语言十分幽默风趣,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教无定法,只要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只使用讲授法也未尝不可。
另一派的评委则认为,虽然该教师善于使用语言艺术,但长时间的讲授还是使课堂略显单调,后面基础较差的同学学习兴趣明显在减弱。而且教师一直占主导和主体地位,特别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再说,这也与新课程改革精神不符啊!现代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教师少讲或不讲,让学生多讲多练。
不知从何时起,讲授法这种古老的曾经是唯一的教学方法,慢慢地退出了自己的阵地,甚至逐渐为课程改革所弃。不信请看在一些大型赛课上,有多少老师还敢采用讲授法?大家甚至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授课过程中尽量使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比较现代和紧跟潮流的教学方法,否则就极容易被“一棍子打死”,不用想得到任何荣誉。
笔者对那位一直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的教师除了敬佩还是敬佩,他能顶着压力用讲授法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勇气可嘉!笔者还认为一些所谓的专家或学者一味的打压讲授法简直是幼稚可笑的。讲授法在我国教育领域已经畅行了一千余年,甚至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片面的打击讲授法,推崇小组合作探究法是数典忘祖,更是对新课程精神的断章取义。
数十数百年后,谁又能保证小组合作探究法还会像现在这样被追捧呢?对所有教师来说,让大家按统一的一种教学方法去上课,肯定会有人不适应。因此,教师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主要还是要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即可,真的没必要去打压哪种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扬长避短,即使是讲授法,也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震撼。
笔者也知道,专家们霸道的规定一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的目的是什么,毕竟,连续几十分钟冗长、沉闷的讲解很难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容易让学生养成被动的学习习惯,难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难以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但是如果我们在使用讲授教学法时,能发扬它的长处,避开它的缺陷,那么讲授法自当常用常新。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讲授法呢?
一、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国际局势,熟悉最新科技成果,还能对历史典故津津乐道,能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开阔视野,补充知识,传播新知。这样,即使教师满堂灌,学生又怎么能不喜欢呢?
二.教师语言应幽默风趣
教师幽默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容易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能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加深记忆,活跃气氛,增强沟通,激发思考等等。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学生都特别欢迎。
三.根据学生年龄来确定讲授时长
小学生的专注时间最多25分钟,而初中高中生的专注时间只能达到30分钟,所以我们讲授的时长尽量不要超过这两个时间范围,即使在学生们的专注时长之内,我们也还是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践证明在导入部分,如果我们能用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个使人困惑的事件,或者与此相关的一个历史故事,或者一个真实名人轶事的例子来引出新知识的讲授,学生们的专注力就会更强,更集中。
四.注意讲授时的细节把控
1.不能一直唱独角戏,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不时向他们提问题。
2.讲授时不要站着一动不动,但不要做出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动作,要举止自然,落落大方。
3.要合理配合使用其他教学方法,比如问答法,展示法,实验法等等。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生动性。
4.讲授时目光要直盯着学生,有时候师生间的眼神交流胜过千言万语。
鉴于篇幅关系,今天先为大家分享到这里。
各位读者朋友,您认为讲授法还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和天南海北的朋友一起讨论。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优质课、班级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我们的专家团队由省内外名师组成,拥有一批管理经验丰富的名校长、名班主任,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省内知名的教研员。在公开课讲授、家庭教育、学校规划、班级管理、学法指导、写作培训、试题研究、高效课堂等方面,我们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学校、学生、家长、教师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们的专栏深受读者喜爱,并获得了满分评价。如果您关注我们的资深教育专家团队,您将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我们的专栏将持续更新,欢迎订购!
欢迎大家点我头像,进入主页观看我的最新作品完整版。
来源: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