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5月,深圳街头高大的木棉树进入果实成熟期,白色飞絮随风飘散,形成“五月飞雪”的景象。然而,这看似浪漫的自然现象却引发市民大量吐槽——飞絮导致过敏患者激增,堆积的棉絮更存在火灾隐患。
每年5月,深圳街头高大的木棉树进入果实成熟期,白色飞絮随风飘散,形成“五月飞雪”的景象。然而,这看似浪漫的自然现象却引发市民大量吐槽——飞絮导致过敏患者激增,堆积的棉絮更存在火灾隐患。
现场直击:飞絮“占领”街道,市民生活受影响
5月15日,记者在福田区商报路看到,木棉树下的人行道和绿化带铺满白色棉絮,部分区域堆积厚度超过5厘米。微风吹过,空中飘散的飞絮直扑行人面颊,不少市民掩鼻匆匆而过。
“早上刚扫完,下午又铺满一地。”环卫工人张大姐告诉记者,近期清扫压力骤增,飞絮质地轻盈,清扫时易扬尘,需反复洒水才能集中处理。在罗湖区某老旧小区,飞絮甚至堵塞了下水道口,居民李女士抱怨:“一开窗家里就飘进棉絮,孩子连打喷嚏,根本不敢晾衣服。”
连日来,深圳本地社交媒体上关于木棉飞絮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微博话题#深圳飞絮似下雪#在2021年就已创建,目前阅读量超331.9万。在评论区,有网友晒出照片和视频感叹飞絮飘落的浪漫,也有网友在“诉苦”,其主要槽点集中在“过敏”和“消防隐患”上。
网友@柠檬不萌 发帖称:“孩子连咳一周,医生诊断是飞絮过敏。” 也有网友称,飞絮飘进眼睛,疼了一天。网友@安全第一发出自己的忧虑:“飞絮易燃,飘到电瓶车充电桩附近更危险!”
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关于飞絮引发的火灾也不时见诸报端。今年4月27日上午,北京市房山区一废品临时存放点发生火灾,系路人随手点燃路边堆积的杨柳絮引发。
专家解析:飞絮为何成“甜蜜烦恼”?
木棉树作为深圳市花,因其挺拔美观、抗风性强被广泛种植。然而,其果实成熟后爆裂产生的飞絮,却成为季节性难题。据悉,木棉飞絮包裹种子,借助风力传播是自然繁殖方式。但城市环境缺少天敌和分解者,导致飞絮大量滞留。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提醒公众,木棉飞絮的燃点仅150℃左右,接触火星2秒即可燃烧,且蔓延速度极快。近期已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并呼吁市民勿乱扔烟头。
深圳市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已通过修剪果荚、注射生长抑制剂等方式减少飞絮量,但因树木高大、人力有限,难以彻底解决。未来将逐步替换部分老旧树种,并试点新型飞絮吸附装置。
木棉飞絮难题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规划的矛盾——如何在彰显本土特色与保障公共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这需要管理部门创新技术手段,也离不开市民的理解与配合。正如网友所呼吁的——要留住木棉的英雄气,也要守护市民的呼吸权。
温馨提醒:四招应对飞絮季
针对飞絮带来的困扰,专家及相关部门给出以下建议:
1. 过敏人群加强防护
外出佩戴N95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更换衣物;哮喘患者随身携带药物。
2. 避免明火接触飞絮
勿在飞絮堆积处吸烟或乱扔烟头;电瓶车充电站、垃圾站等区域需每日清理。
3. 社区协同清理
物业可采取“先洒水、再清扫”方式,防止飞絮二次飘散;市民发现大量堆积可拨打12345热线反映。
4. 长期规划关注树种更替
深圳晚报记者 秦瑶
来源:深圳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