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省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9个湖南省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湖南举行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发布会
让残疾人在湖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
在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省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9个湖南省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涉及哪些领域?近年来,湖南在残疾人权益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和突破?新闻发布会上,省残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能看清了!药品说明书有了简化大字版
建设残疾人友好型省份,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司法服务护航。
此次发布的残疾人权益保护9个典型案例,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就业、就医、人身财产权等多个领域,优质诉讼服务、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公益诉讼、矛盾多元化解等多种权益保护形式。
“现在药品说明书上的字变大了,我不戴老花镜也能看得清了。”近日,62岁的长沙市民罗娭毑在药房买了一盒九芝堂安宫牛黄丸,看着放大版的说明书,坦言十分方便。
曾经,药品说明书字体小、内容复杂,药店用药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不仅影响老年人、残疾人阅读识别与信息获取,还导致老年人、残疾人购药困难,影响其用药安全。
发布会上,省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一级高级检察官罗青介绍,针对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影响视障人士用药安全,省检察院通过办理专案,推动药企将药品说明书改造为大字版、盲文版、语音版等无障碍版本。这一案例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
截至目前,长沙地区已有600余家药店完成用药服务无障碍建设适老化改造,并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和机制向全省推广。湖南共有18家药品生产企业57个品种入选药品说明书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其中13家药企41个品种改造后已投放市场,其他药品生产企业也在稳步推进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工作。
让盲人感受到“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被告湖南某保健服务有限公司李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支付原告刘某某欠付工资16110.59元……”
今年1月7日上午,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第十九审判庭内,法官当庭宣判了一起小额诉讼讨薪案,原告盲人按摩师刘某某胜诉。随着法槌落下,盲文刻录机嘎吱嘎吱的刻录声响起,一份盲文判决书诞生了。当庭制作盲文判决书并送达到当事人手中,这在湖南尚属首例。
2024年6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了《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一条举措》,人民法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无障碍通行、辅助等设施设备,因地制宜为残疾人参加诉讼提供全过程无障碍服务。
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曾东楼介绍,目前,全省143家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放置盲文版《诉讼指南》等有声、大字、电子、盲文无障碍诉讼材料,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仲裁+调解”维权模式,高效化解11名聋哑人烦“薪”事
“感谢长沙市开福区法律援助中心,我们终于拿到了工资。”2022年1月11日,文某等11名聋哑人顺利拿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共计9万余元。
由于沟通障碍,文某等人在追讨工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2021年11月,文某等11人来到长沙市开福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纸笔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并立即启动了残疾人“绿色通道”受理该案,当天即指派3名具有丰富劳动纠纷处理经验的法律援助律师承办案件。
援助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采取“仲裁+调解”的维权模式,有效促成双方和解,维护了残疾人的劳动者权益。
省司法厅副厅长雷震宇介绍,目前,全省140家法律援助机构均已开通残疾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审查、指派。全省超90%法律援助机构已完成无障碍通道建设或改造,工作人员可以帮助书写困难的残疾人填写法律援助申请材料,并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
发布会现场,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尹华凯表示,下一步,省残联将与法院、检察院、司法等部门一道,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协商机制,全面提升优质诉讼、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水平,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以公平公正的结果,推动湖南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让残疾人在湖南这片土地上,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