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周大生2025年关闭了近600家门店,除菜百股份营收逆增长外,老凤祥、六福等品牌都面临业绩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周生生关闭122家分店,净减少74家,门店数量降至958家;老凤祥直营店净增10家,但占总数96%的加盟店净减166家至56
国际金价在2025年最高点到3500美元/盎司历史大关,国内黄金首饰价格一度飙至1000元/克,周大生、周大福等品牌单日涨幅高达17元/克。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周大生2025年关闭了近600家门店,除菜百股份营收逆增长外,老凤祥、六福等品牌都面临业绩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周生生关闭122家分店,净减少74家,门店数量降至958家;老凤祥直营店净增10家,但占总数96%的加盟店净减166家至5641家。今年一季度,周大生净关店177家至4831家;周大福主品牌净关闭397家门店至6423个。业内预测,今年内众多品牌可能面临更多的门店关闭和盈利压力。
是谁杀死了黄金首饰的“盛世”呢?
首先,这一届年轻人不一样了。95后、00后成为黄金消费主力,但他们不再为“婚嫁三金”买单,而是将黄金视为“抗通胀资产”。天猫数据显示,小克重金饰占比超50%,攒金豆、买水贝代工成为新潮流。身边的年轻人甚至自嘲:“买金饰不如买金条,品牌溢价都是智商税。通透!
同时,传统门店的“三重枷锁”仍是营收不佳的重要原因。成本压力大,金价暴涨导致进货成本激增,但消费者对高价接受度低。有网友说,五一特意去看了一下首饰,1022元/克,有谁买,只看看价钱。渠道冲击强,水贝市场通过直播、代购抢占份额,价格比品牌店低30%以上。需求也不行了,大克重金饰销量腰斩,周大生自曝“一天卖不出一只实心金镯。
周大生关店潮的到来,更是警示黄金产业的结构性危机,黄金消费已分化为两类人群:“投资派”(囤金条、金豆)和“仪式派”(婚庆刚需)。周大生等品牌若继续依赖传统婚嫁场景,将很难覆盖运营成本。另外,水贝市场的崛起证明,“品牌光环”终敌不过“价格透明”。消费者通过短视频比价、定制工艺,传统门店的“信息差红利”正在消失。未来还能活的品牌,要么像老铺黄金一样深耕高端定制,要么像水贝一样极致性价比。
黄金产业难道没有破局的办法吗?
个人认为,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拥抱“轻资产”模式,关闭低效门店,加码线上直播和私域流。二是打造“理财化产品”,推出可回购的小克重金饰,与银行合作黄金定投。三是重构“情绪价值”,结合国潮、生肖IP、个性化刻字,让黄金成为“文化符号”而非“奢侈品”。
黄金从未贬值,贬值的是旧时代的商业模式。周大生的关店潮不是终点,而是一记警钟:黄金的盛世从未消失,只是换了舞台。
来源:鹤九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