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淮南高新学校:演练减灾护生命 筑牢校园“安全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0:16 1

摘要:为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提高师生面对地震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自护互救能力,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5月12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淮南高新学校举行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通过模拟真实地震场景,检验学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

为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提高师生面对地震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自护互救能力,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5月12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淮南高新学校举行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通过模拟真实地震场景,检验学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部署,演练有序开展。演练前,学校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制定详实的演练方案,召开疏散演练组织协调会和广播会,明确各部门分工任务和各岗位职责,并向学生讲解地震紧急避险方法、动作要领、疏散路线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科学、安全、有效。

实景演练,师生高效应对。整个疏散演练过程分为紧急避险、应急疏散、安全地点集结三个环节。上午9时35分,随着校园广播响起地震警报声,演练正式开始。在紧急避险阶段,师生迅速反应,就近蹲于课桌或承重墙角落,利用书本等随身物品护住头部,蹲在课桌下紧急避险,模拟“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震动作。

地震暂停,进入疏散撤离环节,各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弯腰抱头,紧贴墙壁和楼梯扶手,按疏散线路快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操场安全区域位置。

整个疏散过程紧张有序,仅用几分钟,师生全部到操场安全集结,各班体育委员整理队伍,向年级组报告班级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确保每名师生的安全。

周校长作总结点评,充分肯定演练效果,强调“生命至上,预防为先”,并对疏散细节提出优化建议,进一步巩固师生应急技能。

以练促防,安全常驻心间。学校此次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全体师生不惊慌、不拥挤,圆满完成疏散演练,展现出良好的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将理论教育与实战演练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疏散演练为契机,持续深化“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的安全理念,深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消防、防踩踏等多元演练,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学校高质量发展基石。

来源:安青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