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建好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0:22 1

摘要:近年来,天长市检察院立足当地市情民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以17个检察巡回工作站为支撑,全要素下沉优质检察资源,打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持续建强建好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安徽天长:依托17个检察巡回工作站全要素下沉优质检察资源

吴贻伙姚永菲王倩

天长市检察院永丰镇检察巡回工作站会同当地镇政府、派出所联合接访。

天长市检察院新街镇检察巡回工作站值班干警深入工程建设一线普法。

地处皖苏两省交界处的安徽省天长市,素有安徽“东大门”之誉。天长市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外向程度高,是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和安徽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市)。

近年来,天长市检察院立足当地市情民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以17个检察巡回工作站为支撑,全要素下沉优质检察资源,打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持续建强建好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32名检察官轮流驻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2024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基层检察院直面司法办案、直面矛盾纠纷、直面人民群众,是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力量,检察官要走到群众家门口,检察工作要做到群众心坎上,要把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建强建好。

如何在基层检察工作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又如何建强建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近日,记者在天长市检察院采访时了解到,天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该市先后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市等称号,检察机关在其中功不可没。

近年来,随着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天长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加速演进,目前该市有千秋、广陵街道及秦栏、铜城、汊涧等16个镇(街),其中14个镇平均管辖面积122.1平方公里,平均管辖人口3.5万人。

“平均管辖面积和管辖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矛盾纠纷数量、复杂程度随之增加。以我院受理的案件为例,2022年、2023年、2024年受理各类案件分别为1878件、2738件、2696件,在滁州市8个基层检察院中位居前列。”天长市检察院检察长王超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在机关里坐等案件上门,就做不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鉴于此,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2023年3月,天长市检察院决定在全市16个乡镇、街道设立检察巡回工作站,让检察官走到群众家门口去。2024年3月,该院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园区设立了第17个检察巡回工作站。

为实质化运行检察巡回工作站,天长市检察院在每个站点设置公示牌,明确派驻该站点检察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及邮箱,全院32名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分AB岗履职,每半个月驻点办公一次,以定期坐班和流动上门相结合的形式,切实把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检察机关的履职清单。

一起交通肇事案的情法考量

“感谢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不仅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挽救了我们这个家,我会当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近日,天长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吴梅在仁和集镇检察巡回工作站回访当事人吴某。吴某谈起往事,心情很是激动。

2022年9月,吴某驾驶机动车与瞿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在乡村小路上发生碰撞,致瞿某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吴某的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案件移送至天长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吴梅接手案件后,仔细查阅案卷,深入走访调查,得知吴某情况特殊,家里有3个残疾人,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吴某一人劳动支撑。事故发生后,吴某积极配合救援,还从银行贷款、向亲朋借钱以赔偿被害人家属。但他性格木讷、不善言谈,与被害人家属一直谈不拢。

为尽快破局,2024年6月,吴梅决定将调解现场“搬”到被害人家属所在地仁和集镇的检察巡回工作站,邀请当地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派员共同参与矛盾化解。经过多轮释法说理、情感疏导,当事双方就赔偿及谅解事宜达成一致。吴某承诺按约定赔偿并诚恳道歉,得到被害人家属谅解。经综合考量,天长市检察院依法对吴某作了相对不起诉处理。

据了解,17个检察巡回工作站设立以来,天长市检察院依托工作站协助各镇(街)化解矛盾40余次,接待群众来访和申诉60余件,高质效开展不捕说理、不诉说理、刑事和解、纠纷化解等工作。“我们就是要前移端口、源头解纷、做优服务,在高质效办案的同时,让检察巡回工作站成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抓手。”王超说。

以通俗事例解开当事人心结

一扇屏风,一张旧长桌,几杯热茶氤氲,电视里低音量循环播放着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扬剧“朱寿昌弃官寻母”片段,墙上挂着天长市“十大孝媳”“模范丈夫”事迹图片……古色古香的秦栏镇检察巡回工作站内,干戈化玉帛的故事不时上演着。

刘某和储某是多年的老邻居。2023年6月,两人的妻子因田间用水发生争执,引起储某与刘某的冲突。刘某拳打储某面部,致其鼻部受伤,经鉴定为轻伤二级,刘某夫妻也有轻微伤。2024年2月,案件移送天长市检察院审查起诉,由检察官胡巧银承办。

胡巧银审查发现,刘储两家此前关系不错,案发后储某还主动请求公安机关不要拘留刘某。但后续案件办理过程中,双方却态度强硬,始终未达成和解。胡巧银询问储某得知,和解之所以陷入僵局,皆因刘某没有主动赔礼道歉,储某心里不平。

为更好地化解双方矛盾,胡巧银与秦栏镇检察巡回工作站当值检察官张殿高商讨,决定以工作站为依托,邀请天长市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当事人所在村党支部书记,一起到村里进行调解。虽然这次调解仍以失败告终,但张殿高和胡巧银没有放弃,决定将第二次调解现场设在检察巡回工作站。当天,检察官以通俗易懂的事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劝解双方以和为贵。最终,储某心结打开,两个老邻居重归于好。

“发生这样的事我后悔死了,我们哥俩关系好了这么多年,再怎么样我也不该动手!”刘某向储某道出心里话。“其实我也不想追究,毕竟我也有错,也动手了。”储某回应道。张殿高和胡巧银现场见证双方握手言和。

根据案件情况,天长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殿高说。

支持农民工提起劳动仲裁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劳动者权益保护一直是检察机关的工作重点。

唐某是安徽某集团公司的一名瓦工。2022年11月,他在公司安排下修补某工程主楼外墙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双侧跟骨粉碎性骨折。天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其为工伤,并鉴定为劳动功能障碍八级伤残。唐某经过治疗、康复,仍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便向所在公司送达被迫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要求公司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护理费等共计30万余元。其后,唐某就岗位调整、经济补偿等问题多次与公司协调,未达成一致。

2023年12月,唐某来到所在乡镇的检察巡回工作站,向正在值班的检察官朱玲琳寻求帮助。朱玲琳第一时间启动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快速受理唐某解除劳动关系、获取赔偿的申请。随后,她一方面协助唐某收集工资流水、费用清单等证据材料,指导其向天长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称“天长市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另一方面,依托检察机关与天长市仲裁委的协作配合机制,深入某集团公司听取意见,围绕双方争议焦点进行释法说理,督促企业依法履行义务。

在检察官的努力下,事情出现转机,当事双方同意进行调解。天长市仲裁委邀请检察官参与调解。朱玲琳阐明法理、讲透情理,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集团公司一次性支付唐某各项费用14.5万元。2024年5月,该案入选安徽省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我院依托检察巡回工作站三个‘一线’工作法,即问需问计于一线、现场调解在一线、普法宣传到一线,通过民事支持起诉帮助66名农民拿回工资报酬110万余元,还联合各镇(街)司法所深入企业举办精品法治辅导21场,普法宣传170余次。”王超介绍说。

快速应对各方面线索信息

白塔河位于淮河右岸、高邮湖西侧,横贯天长市中部,被天长人视为母亲河。近年来,检察机关作为重要力量深度参与白塔河水环境保护工作,与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河道警长密切联动,形成“官民同治、警刑衔接”的河长制工作网络。

2023年5月的一天,千秋街道检察巡回工作站值班检察官助理尤小萍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反映白塔河北岸附近有含油物质溢出,味道刺鼻,疑似存在环境污染。尤小萍立即将线索转至本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团队。经初步调查核实,天长市检察院决定立案办理,由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朱承阳主办该案。

办案组实地调查发现,白塔河畔距北岸约200米处的一公司厂房内,有多个贮存危险废物的油罐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罐体均有不同程度锈蚀,贮存罐区围堰破损,围堰区内渗漏的含危险废物污水正在外溢。办案组第一时间邀请属地街道办事处、公安机关、生态环保等单位人员在千秋街道检察巡回工作站进行会商,与会各方就检察机关提出的聘请环保专家出具专业意见、科学处置污染物的建议达成共识。

同年6月、9月,天长市检察院先后向属地街道办事处、生态环保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属地街道联合主管部门拨付应急处置资金,将河畔厂房内及外溢周边河道的数吨危险废物及时处置完毕。天长市检察院还对涉案违法主体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追缴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惩罚性赔偿金等600万元。环境修复工作完成后,该院特别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公开听证会,对修复效果进行评议。“这次白塔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能得到快速妥善解决,离不开检察巡回工作站的‘前哨’作用。建议值班检察官加入我们当地人大代表工作群,实现信息共享互通。”听证会现场,天长市人大代表杨保权提出建议。

深入乡村、社区走访,加入人大代表工作群,与基层组织共商治理方案……两年来,天长市检察院不断延伸检察巡回工作站“触角”,及时收集并办理代表反映的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司法救助等领域案件线索90余件,群众建议7条。

来源:蚌埠检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