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被院士除名!长期喝白酒真的能强身健体、抗肿瘤吗?真相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1:31 7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7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喝白酒抗癌、延年益寿”这类说法,听起来像保健品广告,信了就可能要命。最近,一则“白酒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除名”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

不少人好奇:白酒到底是“养生圣品”,还是“健康杀手”?坊间流传的“长期喝白酒能增强免疫力、还能抗肿瘤”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话题讲清楚。

先说清楚,这次所谓的“白酒被院士除名”,其实是指中国工程院将白酒从“国家营养计划”相关研究中剔除,不再将其视为一种“营养”成分。背后的原因也很明确:白酒不但没有公认的营养价值,长期饮用还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

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公开场合曾表示:“酒精没有安全摄入量。”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众多研究的共识。白酒作为高浓度乙醇饮品,其对身体的伤害远远大于可能的益处。

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少喝点白酒通经络、活血、抗寒、助消化”,还听说有些人“喝了一辈子,身体硬朗,癌也没得”,于是就把白酒当成了“养生灵药”。

但医学上有个基本原则:个例不能代表规律。有人喝酒不生病,不代表喝酒对健康有好处,就像有人抽烟不患肺癌,也不代表烟草无害。

中国疾控中心指出:酒精是一类明确的致癌物。这不是可能致癌,而是和石棉、苯、烟草并列的一级致癌物。长期饮酒会显著增加肝癌、口腔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有人说,白酒中含有“多种微量成分”,比如酚类、醛类、酸类,说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作用。这些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权威研究证明,白酒中的这些微量成分能在人体内达到抗癌的浓度和效果。就算它们在实验室里表现良好,但在真实的人体环境中,酒精的毒性远比这些成分的潜在好处更强烈

更重要的是,这些所谓“有益物质”的含量非常低,如需达到所谓“抗癌”剂量,可能要每天喝几斤白酒,那不是抗癌,是自杀。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体内后,在肝脏中被代谢为乙醛,而乙醛恰恰是一个强致癌物。

乙醛会损伤DNA,干扰细胞修复机制,这是癌症发生的核心机制之一。长期饮酒还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乃至肝硬化和肝癌

尤其是亚洲人普遍存在乙醛脱氢酶缺乏的基因型,这使得乙醛在体内积聚更多,致癌风险也更大。

过去有种说法:“适量饮酒对心血管有益。”但这已经被推翻。

2022年,《柳叶刀》发布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即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健康风险。中国疾控中心也明确指出:没有所谓的“安全饮酒量”,即使是每天喝一点,也会增加中风、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所谓“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很可能是过去研究中忽略了其他生活方式因素造成的假象,比如这些人可能本身饮食更规律、运动更多。

还有人认为,喝点白酒能“提高免疫力”,尤其是“冬天喝点酒驱寒抗病”。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是误解了身体的应激反应

酒精进入人体后,虽然短期内会让人有“发热”、“放松”的感觉,但这只是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后的假象。长期来看,酒精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炎症和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坊间不乏这样的说法:“我朋友化疗后天天喝白酒,结果肿瘤还缩小了。”这种说法听起来像“神药故事”,但没有任何医学证据支持

相反,癌症患者因为肝功能脆弱、免疫力下降,本就不适宜摄入酒精。喝白酒不但不会帮助治疗,反而可能导致肝损伤加速、药物代谢紊乱、治疗耐受性下降,影响预后。

很多人在面对癌症时会“病急乱投医”,但这时候更需要科学的治疗和心理支持,而不是听信偏方和伪科学。

白酒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节日、聚会、敬老、婚礼几乎都离不开它。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文化的存在不等于健康的合理

白酒不是毒药,但它是一种风险明确、危害长期存在的物质。如果非要饮用,必须控制频率和量。但若是指望它保命、抗癌、强身,那就是在拿健康做赌注。

总有人举出“我爷爷喝了一辈子,90岁无病无灾”的例子来“证明”喝酒无害。可我们得明白,这种人只是幸存者偏差

你看到的只是活到老的那一部分,没看到的是因酒精引发的肝癌、胃出血、车祸猝死、家庭暴力、抑郁自杀的另一部分人。他们没法讲出自己的“故事”,因为他们已经被酒精“沉默”了。

科学共识很明确:酒精是致癌物,没有安全摄入量,长期饮用可能带来多种健康风险。

白酒不是“养生法宝”,更不能“抗癌强身”。我们应该摒弃“以酒养身”的错误观念,把健康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偏方和传闻里。

参考文献:王丽萍.饮酒与健康:科学认知与公众传播[J].中国健康教育,2021

陈君石.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政策的重点与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

来源:清散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