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评:别让流量蒙尘校园的纯真时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2:25 1

摘要: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搜索“师生日常”“校园生活”“班主任视角”等关键词,大量标注老师身份的博主分享学生出镜短视频和教室监控视频,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调查发现,有未成年人为了流量甚至不惜炮制剧本,恶意摆拍校园视频。例如,部分账号频繁发布涉未成年人不良导向内容,炮制所

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搜索“师生日常”“校园生活”“班主任视角”等关键词,大量标注老师身份的博主分享学生出镜短视频和教室监控视频,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调查发现,有未成年人为了流量甚至不惜炮制剧本,恶意摆拍校园视频。例如,部分账号频繁发布涉未成年人不良导向内容,炮制所谓“网红儿童”,违规引流牟利。包括让未成年人摆拍校园霸凌视频,售卖所谓“小混混鞋”等商品。(大河网5月13日)

在流量至上的当下,正悄然侵蚀未成年人的成长净土。某短视频平台上,曾有账号频繁发布“小学生帮派争斗”视频,画面中孩子叼着玩具烟、恶语相向,评论区却充斥着“太酷了”“求同款”的声音。殊不知,这些摆拍内容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更误导了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当孩子将“恶俗”“出格”当作吸引关注的捷径,当“制造冲突”“贩卖焦虑”成为流量密码,他们的精神世界正在被扭曲。学业荒废只是表面,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的认知一旦扎根,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让“不择手段博眼球”的功利主义思想取代本该纯粹的成长底色。

未成年人的权益在这场流量盛宴中也遭到无情践踏。那些未经马赛克处理的教室监控画面,随意泄露着学生的姓名、学校;被包装成“网红儿童”的孩子,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反复传播。此前就有新闻报道,某网红小学生因视频走红,遭到陌生人线下围堵,甚至收到恶意骚扰信息。平台上看似无害的娱乐内容,实则暗藏巨大风险,让未成年人暴露在未知的危险之中。同时,过早接触名利场,也会让孩子承受远超年龄的压力,扭曲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让本该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蒙上阴影。

校园是塑造人格、启迪智慧的摇篮,不是流量收割的“素材库”。要让校园回归宁静,多方责任重大。学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与流量,与此同时,要建立严格的校园内容发布审核制度,严禁教师私自上传学生视频。家长要主动关注孩子的网络活动,以身作则树立正确价值观,避免孩子被不良风气裹挟。而短视频平台更需扛起社会责任,完善算法推荐机制,对涉未成年人内容进行严格筛查,对违规账号实行“零容忍”,切断不良内容的传播链条。唯有如此,校园才能成为读书育才的一方沃土。

作者:王济川

编辑:钱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陕西大小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