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文科无用论"的声音甚嚣尘上。尤其是新闻传播学、法学、工商管理和哲学这四个专业,常被调侃为“最惨”的文科专业。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在毕业后往往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所学内容的“虚”以及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性上。
在当今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文科无用论"的声音甚嚣尘上。尤其是新闻传播学、法学、工商管理和哲学这四个专业,常被调侃为“最惨”的文科专业。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在毕业后往往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所学内容的“虚”以及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性上。
现在这年头,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可真是哭笑不得——以前记者扛着摄像机出门采访多威风啊,现在倒好,大爷大妈拿个手机随手一拍,播放量分分钟碾压专业媒体。你看去年山东那个"拉面哥",火遍全网的是村民用千元手机拍的竖屏视频,而不是电视台精心制作的专题报道。
人人都是自媒体,专业选手还吃啥饭?
法学专业长期位居文科热门专业前列,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专业的就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多数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或"低薪苦熬"的困境。
普通院校法学研究生想进入一线律所几乎不可能,"五院四系"背景成为基本门槛。更残酷的是,即使名校毕业,没有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原司法考试)就等于没有入场券。
2023年法考通过率约13%,意味着近九成法学毕业生无法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核心职业。某政法大学研究生王某考了三次才通过法考,期间只能做律所实习生,月薪2500元,靠家里接济度日。
工商管理常被称为"商科之王",但这个光环背后隐藏着"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的致命缺陷。
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境:某211高校MBA学生陈某吐槽:"我们一个学期要学8门完全不同领域的课程,期末都是背概念应付考试,毕业后发现没有任何一项技能足以胜任专业岗位。"
还有不少工商管理研究生毕业后反而去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却寥寥无几,最终只能选择"三不限"岗位,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同台竞争。
某大学哲学系主任曾无奈表示:"我们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但企业招聘时只问会不会用Excel做数据分析。"
来源:微客财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