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协同服务京津冀经济发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4:50 1

摘要:未来3年,京津冀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将从完善联盟会商机制、推动高层交流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市场服务质量、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传播知识产权文化、强化优质人才培养8个方面,推动京津冀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孟 妮

未来3年,京津冀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将从完善联盟会商机制、推动高层交流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市场服务质量、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传播知识产权文化、强化优质人才培养8个方面,推动京津冀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的贸易投资促进活动之一,在日前由京津冀三地贸促会、国际商会和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的京津冀国际经贸与知识产权合作发展交流会上,京津冀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发布的《促进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作出以上部署。

北京市贸促会副主任朱家亮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盘棋”,知识产权与经贸合作是“关键子”。面对国际经贸新格局,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要素。本次交流会聚焦“国际经贸与知识产权合作发展”,期待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共同探索知识产权金融赋能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数字知识产权生态的创新发展,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注入新动能。

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中心主任蔡晨风表示,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使商事法律服务需求凸显,京津冀地区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高素质商事法律人才成为刚需,高校与培训机构强化国际商法等专业课程教学。京津冀地区商事法律服务资源丰富,但需加强区域资源协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京津冀拥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自贸试验区等平台,商事法律服务机构应深化国际合作,借助国际资源助力企业“走出去”。未来,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中心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京津冀企业及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国际经贸事业蓬勃发展。

北京市发改委、市京津冀协同办督查处处长周昊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产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经贸往来筑牢根基,有力拓展了知识产权合作空间。京津冀是内外循环重要联结点,三地产业协同外贸联动,构建起全球经贸生态。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密码”与“权益护盾”,在促进经贸发展、保护企业创新成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世界经贸格局深度调整,京津冀应攥紧协同发展“接力棒”,共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携手拓展国际经贸“朋友圈”。北京市发改委将强化协同联动机制,确保三地目标一致、步伐协同,共同推动京津冀经贸繁荣与知识产权利益共享。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蔡鑫表示,推动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在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举办高层论坛、签署合作会商议定书、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希望交流会能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京津冀地区知识产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知识产权部部长太田良隆表示,知识产权保护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对于企业海外业务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期待与会各方能进一步探讨交流,加深对知识产权的理解。

交流会上,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分别与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精特新创新生态专业委员会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各方将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宣传教育、提升服务能力四方面,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整合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来源:国际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