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新茶饮赛道上市热潮涌动。2月,古茗在港交所主板上市;3月,蜜雪冰城成功登陆港交所;4月,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5月8日,沪上阿姨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茶饮品牌扎堆上市不仅是一场密集的资本盛宴,也是行业从快速扩张走向成熟的标
今年以来,新茶饮赛道上市热潮涌动。2月,古茗在港交所主板上市;3月,蜜雪冰城成功登陆港交所;4月,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5月8日,沪上阿姨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茶饮品牌扎堆上市不仅是一场密集的资本盛宴,也是行业从快速扩张走向成熟的标志,更意味着行业竞争将从产品、营销等层面的竞争上升到资本实力的竞争,折射出中国新茶饮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迈向成熟规范。
扎堆上市
今年以来,新茶饮企业扎堆上市,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新茶饮企业要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需借助资本的赋能,从而完善供应链、提升开店速度等,各方面都不能掉队,才能最终胜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当前,中国新茶饮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8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但与此同时,行业整体增速开始呈现放缓趋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规模在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2%,2024年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4%。
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需要通过上市获取更多资金,提升自身竞争力。上市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用于门店扩张、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等关键领域,还能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品牌的市场公信力。例如,蜜雪冰城在上市前就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仓储物流中心,上市后更是计划进一步加大在供应链智能化改造和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的投入,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资本市场对新茶饮行业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也为企业上市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年轻消费群体对现制饮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新茶饮作为兼具社交属性和个性化消费特征的品类,成为资本眼中的优质标的。《中国餐饮投融资报告2023》显示,2023年以来,新茶饮行业融资事件数有所上涨。2023年1月—8月,茶饮融资事件中有78.5%是千万元级别的融资,资本的热捧为企业上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现亮眼
近期,新茶饮企业上市后的市场表现颇为亮眼。比如,蜜雪冰城超额认购倍数高达5125倍,不仅让蜜雪冰城成为现象级IPO,也刷新了港股历史纪录。这一现象充分显示出市场对餐饮板块尤其是新茶饮行业的强烈信心,促使众多新茶饮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德邦证券分析师易丁依分析认为,蜜雪冰城长期自建供应链体系,在采购、生产加工、仓储配送等多环节做到规模化、高效化运营,并且在全球化过程中进一步实现门店规模和供应链基础的双向正循环。
其他新茶饮企业上市后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比如,古茗自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154%,沪上阿姨首日大涨40.03%,霸王茶姬首日上涨15.86%。
新茶饮企业上市后的良好走势还源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加盟模式为例,众多品牌通过成熟的加盟体系快速扩张规模。沪上阿姨的招股书显示,近两年其门店快速扩张,由2022年年底的5307家快速增长至2024年年底的9176家,且99.7%的门店都由加盟商经营。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这种大比例的加盟模式属于轻资产运营,有利于体量上的扩张,在新茶饮行业也比较普遍,能够更快地渗透市场。但也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难题,比如如何对门店进行有效管控、如何保证食品供应链的安全等。
万联证券分析师叶柏良表示,新茶饮头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反映行业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资本化加速阶段,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节点。但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何围绕供应链、品牌、全球化布局发力,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新茶饮上市公司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创新不断
在新茶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大品牌纷纷通过创新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形成了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多维竞争格局。
产品创新是新茶饮品牌竞争的关键。例如,沪上阿姨不断推出新品,如“血糯米奶茶”“谷谷金砖”等,深受消费者喜爱;喜茶则呼吁行业全面升级用奶原料品质,普及用真奶,拒绝奶精;茶百道也推出了真鲜奶茶系列,加入新鲜的高品质生牛乳。
在消费透明度方面,各个品牌纷纷列出产品成分表和热量表,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例如,奈雪的茶小程序上,每种茶饮的热量都有明示;在霸王茶姬点单小程序上,每款饮品都有“产品身份证”和热量计算器。
此外,营销创新也是新茶饮品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新茶饮品牌联名动作不断。1月,霸王茶姬与快手推出了“以茶会友铁铁贴贴”的联名活动;3月,CoCo都可与动漫《间谍过家家》开展联名合作;4月,古茗上线了与游戏《崩坏:星穹铁道》的联名产品,因为抢购人数太多导致古茗的小程序一度瘫痪。
在门店体验和运营模式方面,新茶饮品牌也在不断创新。一些品牌通过打造特色门店,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消费空间。例如,喜茶在上海开设的“喜茶LAB”概念店,不仅提供特色茶饮,还融入了艺术展览、文创产品销售等多元业态,颇受年轻人欢迎。
朱丹蓬认为,虽然行业存在挑战,但增长空间依然存在。供应链的完整度、海外市场的拓展、品质的提升、客户黏性及服务体系的升级等都将成为新茶饮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签。(记者 蔡佳文)
来源:中国商报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