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红古区博物馆积极响应,参与到民和县博物馆举办的主题宣传活动中,以河湟文化传承保护为纽带,以川海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携手共促博物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红古区融媒体中心讯】近日,红古区博物馆积极响应,参与到民和县博物馆举办的主题宣传活动中,以河湟文化传承保护为纽带,以川海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携手共促博物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此次活动,红古区博物馆与民和县博物馆、喇家遗址博物馆紧密合作,共同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其中,“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河湟文化的传承与川海融合发展”主题展览备受瞩目,通过马家窑文化彩陶及文物复制品等实物展品,结合图文展板,全面呈现了河湟流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以及红古区与民和县同属河湟文化生态圈的地缘纽带与文化共性,展现两地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中的独特角色及当代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此外,活动还以两地博物馆藏品为灵感开展创意创作并展示,200多名小学生临摹绘画彩陶,沉浸式体验彩陶文化,生动诠释“川海同脉”的文化内涵,为广大民众带来全新视觉体验的同时,让河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传播。
在讲座环节,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倩倩副院长、蔡林海研究员受邀前来,围绕“博物馆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河湟文化在川海融合中的时代价值”“快速变化社会中博物馆的文化传播策略”,以《感知考古 走进喇家》《一碗面的今生前世》为题,结合喇家遗址文化保护与区域协同发展案例,为两地博物馆从业者提供了“建立川海博物馆联盟”“打造河湟文化体验廊道”等新思路,让现场观众对博物馆在推动川海文化融合、增强区域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研讨会同期举行,红古区博物馆和民和县博物馆、喇家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结合河湟文化传承与川海融合发展需求,深入探讨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发展路径和创新模式,并分享各自在文物保护、社教活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双方就联合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开发河湟文化研学课程等达成合作意向,为两地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红古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参与民和县博物馆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活动意义深远。一方面,以河湟文化为桥梁,加强了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川海两地优质文化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提升了公众对河湟文化及博物馆事业的关注度,让更多人感受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了对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热爱。下一步,红古区博物馆将继续以川海融合发展为导向,积极参与各类馆际交流活动,探索创新文化传播与保护模式,为弘扬河湟文化、增强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推动区域文化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红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