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四川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强制全校学生自费观看恐怖电影《红嫁衣》引发网络热议。据上游新闻报道,该校多名学生证实确有其事,还有学生称有辅导员在电影院内进行点名。不少网友质疑,校方此举是否涉及“变相摊派”为学校投资电影“冲票房”。对此,校方回应,电影是学校投资
近日,四川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强制全校学生自费观看恐怖电影《红嫁衣》引发网络热议。据上游新闻报道,该校多名学生证实确有其事,还有学生称有辅导员在电影院内进行点名。不少网友质疑,校方此举是否涉及“变相摊派”为学校投资电影“冲票房”。对此,校方回应,电影是学校投资拍的,但不会强行要求学生去看,可能是辅导员在传达的过程中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当地教体局表示,有点离谱,暂不知情。(上游新闻 《四川一高职学院投拍恐怖片要求学生自费观影?当地教体局:有点离谱,暂不知情》)
一部商业电影去高校搞营销,定位受众群体、顺便积累一下人气,可以理解。但采用“强制”手段,就变了味。据报道,有校内学生表示,班长在群内直接@了所有人,在班群发起了群收款。不少学生都付了钱。还有学生表示,学校会“补贴10元电影票钱”,但要在好评了电影之后才能返还。对此,涉事学校办公室张姓负责人承认了“群收款”,但解释“是为了方便学生不用单独买票”。对于“好评返现”“点名电影”等相关情况则需要核实,可能是辅导员在传达的过程中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学生理解也可能出现了偏差。
拉群付费、好评返现,这分明就是商业电影路演宣发的惯用手法。电影是开放的市场,消费者享有选择的自主权。更何况,这部写着“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看”的恐怖片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观看。让学生自掏腰包、心不甘情不愿去当“数据工具人”,惹怒了潜在观众,又无法给电影刷出多少票房,实在是得不偿失。
另外,一场观影活动还安排了“到场点名”,并非高校课程却要求“点名”,明显涉嫌滥用职权。《红嫁衣》的电影海报上标注的电影出品公司之一的四川百大逸购科技有限公司在6个联合出品公司中排名首位。该公司地址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5号德阳农业科技学院,公司法定代表人叫“黄某”,学校公开信息中显示,“黄某”与校人事处处长名字相同。社交平台上,参演演员曾在一段视频开头中公开介绍,自己是四川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表演专业指导老师。校方与联合出品公司、出演演员有关联,本就容易叫人浮想联翩。究竟是有人从中获得“好处”,还是营销人员钻了学校管理的空子,仍有待调查核实。但无论如何,学校没有在防范商业营销进校园方面把好关的责任不可推卸。
其实,让学生为学校参与出品的电影给予支持,可以理解,但方式方法要以“观众为导向”。高校可以利用学校自有设备在校内向学生免费播放,也可以自筹资金组织学生到电影院集体观看。引导学生以电影内容或主题进行“二创”,积极在网络上评论发声。如此双向奔赴,从过程到结果,无疑更妥帖、也更有效。总而言之,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不变相摊派消费,才是开展类似活动时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
确保校园一方净土,是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校方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学生自费“捧场”,岂止是“有点离谱”,更涉嫌滥用职权,不仅自己应紧急叫停认真反思,还应及时给公众一个交代。有关部门不妨开展联动调查,及时斩断不法商业机构伸得过长的手,使其接受应有的惩罚。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