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印度切断水源是战争行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6:25 1

摘要:违反条约规定:1960年印巴及世界银行签署的《印度河水域条约》,划分了印度河六条支流水权,是两国和平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基石。印度暂停执行该条约并切断水源,违反了条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巴基斯坦认为这种单方面撕毁条约的行为不可接受。

巴基斯坦:印度切断水源是战争行为。

印度切断水源的行为是否构成战争行为,这个有争议性。但是,有战争行为的特征:

有战争行为的特征之从条约与协议角度看:

第一,违反条约规定:1960年印巴及世界银行签署的《印度河水域条约》,划分了印度河六条支流水权,是两国和平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基石。印度暂停执行该条约并切断水源,违反了条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巴基斯坦认为这种单方面撕毁条约的行为不可接受。

第二,突破历史底线:即使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及1999年的印巴卡吉尔冲突期间,印度都未曾暂停执行这一条约。而此次印度暂停条约并切断水源,突破了历史上的行为底线,使得巴基斯坦认为其和平共处的意愿和权益受到了严重挑战,从而将此视为战争行为。

有战争行为的特征之从对巴基斯坦的影响看:

第一,经济层面:巴基斯坦超过90%的农业用水依赖于印度河水系,其中大部分发源于上游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农业是巴基斯坦经济和农村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突然中断水源供应,极可能对巴基斯坦的粮食生产、饮水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如造成粮食减产、农民收入减少、粮价上涨等,进而影响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二,能源层面:巴基斯坦近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印度切断水源将影响其水电供应,进一步加剧巴基斯坦的能源紧张状况,阻碍经济发展。

第三,生存层面:巴基斯坦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印度的断水行为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的饮用水短缺,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引发人道主义灾难。

有战争行为的特征之从国际法角度看:

第一,违背国际公约:根据国际法,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国应合理、公平地利用水资源。印度将水资源作为战争工具,用于对巴基斯坦施压和惩罚,违背了国际法中关于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基本原则,不符合国际社会倡导的和平、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二,破坏地区稳定:印度切断水源的行为加剧了印巴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增加了军事对抗的风险,破坏了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有战争行为的特征之从巴基斯坦的反应看:巴基斯坦国民议会一致通过决议,宣布印度的断水行为是战争威胁,并多次强调如果印度切断河流水源,将此视为战争行为,并将作出回应。巴基斯坦还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印度关闭领空、暂停双边贸易、驱逐印度外交官等,并加强了边境防御,甚至暗示可能采取军事反制措施,这些反应表明巴基斯坦将印度的断水行为视为对其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大威胁,等同于战争挑衅。

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这说明印度切断水源的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被认为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一些国际媒体和学者对印度的行为提出了谴责和批评,认为其实施所谓的“水资源恐怖主义”,滥用资源霸权,破坏了地区和平与稳定,这种谴责和批评也从侧面反映了印度切断水源行为的不合理性和严重性。

———

印度切断水源对巴基斯坦农业影响极大:

巴基斯坦约 70%-80%的农业灌溉用水依赖印度河及其支流,印度切断水源后,大量农田因缺水无法正常耕种,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产量锐减。据估计,此次断水可能导致巴基斯坦小麦减产 40%以上,相当于损失近 400 万吨粮食,旁遮普省 900 万公顷的小麦田可能颗粒无收,直接影响 1.2 亿人的粮食安全。

农业是巴基斯坦经济的重要支柱,占 GDP 的 19%左右,吸纳了约 42%的劳动力。印度的断水行为使巴基斯坦农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超 4.5 亿美元,还有说法称损失可能达 20 亿美元,进而影响到农产品出口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对巴基斯坦整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长期缺水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加剧,可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使河流周边的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退化,许多动植物物种面临生存危机,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巴基斯坦约60%的饮用水来自印度河,印度切断水源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用水,使城市居民饮用水难以保障,卫生条件恶化,疾病传播风险大增,还可能引发粮食短缺、粮价飞涨等问题,进而导致大量农民失去生计,农村经济陷入崩溃,甚至引发难民潮,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

根据现在的情景看,印度切断巴基斯坦水源的可能性较低:

印度切断巴基斯坦水源的可能性较低之从印度的技术能力看:

第一,可控水量有限:印度对巴基斯坦水资源的直接控制量基于现有的水库、引水工程核定,年均约42亿立方米,仅占巴基斯坦总水量的2%。即使极端情况下印度完全截留西部三河,最大影响水量约330亿立方米,也只占巴基斯坦水量的17.3%。

第二,工程难度大: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西部的一些河流位于很深的峡谷里,如要将这些河的水引走,工程量巨大,相当于切开喜马拉雅山,对印度来说绝无可能,即便可行,代价也过高。

印度切断巴基斯坦水源的可能性较低之从条约约束及国际影响看:

第一,条约约束:1960年印巴及世界银行签署的《印度河水域条约》是两国和平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基石,明确规定了两国对印度河水系的分配和使用原则,印度若切断水源属违约行为,会面临国际社会的谴责。

第二,国际压力:印巴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两国的冲突和紧张局势会引发国际关注。一旦印度切断水源,可能遭到国际社会的孤立和制裁,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也会受到损害。

印度切断巴基斯坦水源的可能性较低之从印度的战略意图看:

第一,战略威慑:印度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以及威胁切断水源等举措,可能是为了在战略上威慑巴基斯坦,通过展示其对水资源的控制能力,迫使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等争端上做出让步。

第二,转移国内矛盾:印度国内面临一些问题,如经济发展压力、社会矛盾等。通过采取强硬的对外政策,如在水资源问题上对巴基斯坦施压,可能试图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缓解国内矛盾。

印度切断巴基斯坦水源的可能性较低之从巴基斯坦的反应看:

第一,坚决抵制:巴基斯坦将水资源视为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印度的断水行为会遭到巴基斯坦的坚决抵制和反击,巴方已多次警告印度,若切断水源将视为宣战,并且会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

第二,提升防御能力:巴基斯坦可能会加速水利自主化建设,减少对印度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加强军事力量建设,以应对印度可能的断水行为及其他军事威胁。

来源:溜达溜达溜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