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润乡土——嘉鱼邱家湾村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侧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6:38 1

摘要:“生育宴限定为8桌以内,家宴、婚丧宴控制在10桌以内,菜单标准每桌不超过500元……”翻开邱家湾村的《红白喜事办理指南》,一条条、一项项规定罗列得清晰明白。

干净整洁的道路、规划有序的房屋、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近日,走进嘉鱼县陆溪镇邱家湾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目光所及,皆是移风易俗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建章立制,培育新风气

“生育宴限定为8桌以内,家宴、婚丧宴控制在10桌以内,菜单标准每桌不超过500元……”翻开邱家湾村的《红白喜事办理指南》,一条条、一项项规定罗列得清晰明白。

“制定了《红白喜事办理指南》后,家家户户都按照章程来办理红白事,从宴席规模到仪式流程,从彩礼多少到礼金数额,大家心里都有了底。”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黄辉介绍。

近年来,针对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时存在的彩礼金额高、宴席规模大、名目多、流程长等现象,邱家湾村通过建章立制,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让文明理念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该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屋场会、村湾夜话等形式组织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成员由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经过村民们一致商议后,将“文明新风进村湾”“陈规陋习要破除”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中,相关内容上墙入户,确保人人知晓、个个参与。

“为保障相关章程及条例的实施,村里对村民的家庭人口结构、经济状况、婚丧嫁娶等信息进行了摸排并建立档案,对宴席规模、花费、参与人数等关键指标做到心中有数。”黄辉表示,每当村里有红白事时,红白理事会成员都会全程服务和指导。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都觉得规模越大越好,实则既费钱又费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大家都积极响应号召,提倡简办、新办,省钱又省力。”村民尹英瑞说。

建强阵地,焕发新风貌

走进邱家湾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面书墙格外引人注意。生活类、科技类、少儿类……各类书籍有序摆放。

“书籍的借阅十分方便,既可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楼上的阅览室内进行阅读,也可登记后在家阅读。”村干部杜群瑶介绍,村民可依据需求借阅不同种类的书籍。

据了解,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设有村史馆、志愿服务站、科普宣讲室等区域,村民们可以在站内进行多种活动,如阅读、听讲座、休息等。

在邱家湾村的文化广场一侧,一座“百姓大舞台”立于其上。近日,一场惠民演出在该村的“百姓大舞台”上举行。活动中,除了有精彩的文艺表演外,还开展了以“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为主题的精神宣讲。

“村里的文艺演出活动都在‘百姓大舞台’上举行,我们将移风易俗的相关内容与文艺节目表演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宣传方式,村民们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黄辉介绍。

同时,邱家湾村的村干部们纷纷带头组织起了文艺队伍,如跳广场舞、吹奏乐器等,鼓励村民们发展更多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

“每到晚上,村里的文化广场上就热闹起来了,跳广场舞的、吹萨克斯的,音乐声此起彼伏。”杜群瑶表示,随着文艺队伍的不断壮大,众人纷纷琢磨起了排练节目,准备在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时上台亮相。

选树典型,引领新风尚

胡凤姣,乐于助人,被邻里称为“解围街长”;杨小秀,孝老爱亲,以生活中的点滴诠释家与爱的真谛……这些发生在村民身边的感人故事,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令人动容。它们如一汪甘甜的清泉,滋养人们的心灵。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邱家湾村大力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构建“村民自荐—邻里推荐—村委评议”的推选机制,甄选出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从带领村民致富的党员先锋到孝老敬亲的好媳妇,从乐于助人的好邻居到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每一位典型都是公认的先进模范。

该村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还依托村广播、文化墙、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广泛宣传典型家庭、典型个人的文明事迹,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号召村民向其学习,共同形成学先进、创文明的良好风气。

如今的邱家湾村,村民观念明显转变、移风易俗意识不断增强,红白喜事简办已成共识。据统计,平均每场红白喜事的费用较之前降低了30%左右。如今,互助友爱、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遍吹村湾。

来源:鄂南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