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9月7日,我受团部派遣,往河北新城县高碑店我部家属基地处理“第三批军队转业干部”离队事宜,三人工作组,其他两位都已是做父亲的了,只是我,对象“八字没一撇”。
团首长L的闺女H,眉目清秀,中等个子,驻北京某部通讯连话务班班长。
1979年9月7日,我受团部派遣,往河北新城县高碑店我部家属基地处理“第三批军队转业干部”离队事宜,三人工作组,其他两位都已是做父亲的了,只是我,对象“八字没一撇”。
我们工作组住家属基地83号房,紧挨H家。那天,我被她母亲请去她家吃晚饭。
H招呼我坐下后,便围上花边围裙像只蝴蝶在花间飞舞似的忙乎她的厨艺去了。她很灵巧,因为有备,十分丰盛的一桌菜肴没多久便完成了,席间招待酒是“竹叶青”。
“小胡,闺女过段时间就要回老家去了。”饭后,H母亲拖过一张藤椅在我身边坐了下来对我说。
“喔。”我的回答很“沉着”。
“她不想回老家,这几天和她爸爸闹别扭呢。”H母亲好像忧心忡忡。接着又拿我说事:“小胡,我们全家都说你很懂事,你每天都把门口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的,除了工作,就是看书,你不抽烟,不喝酒,也不逛街。”
我恍然想起几天前,H在我住所前的水池边洗衣时对我说:“别看我是北方人,其实我就觉得南方好,我喜欢南方。”
那天黄昏,又在我住处前见到她。她穿着半高跟鞋,头发拢在脑后成结像羊尾巴似的。她问我:“去100号仓库看电影吗?”。
“什么电影?”
“甜蜜的事业。”她见我没有立即回答便又问:“你看过了吗?”
“看过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撒起谎来。
在我“提干”前的1978年的一个夏日里,L首长喊我去他办公室,交代我一项任务:“把这条军裤交给北京我闺女。”
首长交代任务,我没作任何思索便答应了下来。
蓦然想起,偌大的北京城,她的单位在哪里?
“商业设计院。”首长答道。
“设计院在哪里?”
L首长不知为什么,皱起眉头挥挥手:“自己找去!”然又想起了什么,叫我等等。
他给了我他女儿的电话:“总字……部队总机房”。
到了北京,拨通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好听:“你乘345路公交车至翠微路转乘10路车,在阜成门外下车朝前100米就见到商业设计院了,和警卫说是找我的就行。”
进入大门,一矫健女兵迎面而来,应该是她。
我们相距甚近。
“你是……小胡?”
“是的!”我报告了单位、姓名,说明了来意。她似乎蛮开心,一定要请我上楼坐会儿,她说:“我妈来了。”
H母亲佩戴眼镜,微笑的样子很和蔼。没等我坐下,便急忙指示闺女准备做饭去。我却以“时间太紧,我要赶回部队”等理由而推辞,虽然她们很热情。
那次不久,H便去我们部队看爸爸。
“小胡,请你来帮她们照个相。”H是带着个子一般高的大妹Y一起来的,T首长交代我为她们拍照片。
操场上,向日葵下,给她们留下倩影若干。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为女孩子拍照片,我竟然有点难为情。
后来,L首长确定转业,H母亲又邀我去她家里坐坐。于是我在他们家门口温暖的阳光下,陪伴L首长坐在一起聊天儿。我顺便请H母亲择时在基地缝纫厂帮我缝补我的将脱线的旅行挎包背带。
L首长接过我的挎包说:“好好,明天叫她娘到电动车间给你缝。”H母亲一把从他手中拽过挎包道,“为什么明天?现在就缝!”于是戴上老花镜为我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
“小胡坐过来。”H母亲边缝补边让我挨着她坐。
“你的皮鞋真好看。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在H母亲的眼里,我的皮鞋也是优点。
H真的要回老家了。她来请我为她行李打包装,她还说不愿意回老家。
行李包扎好了,她找来毛笔,又让我写上她的姓名和地址。
任务完成,她端来盘水请我洗手。事毕,我甩甩手,蓦然看到她的双眼,是我第一次见到的那种很特别的眼神。
“怎么只知道给人家打水,不知道拿毛巾?!”一旁察言观色的大妹鬼灵精,对姐姐说话的语气有点儿“狠”……
(未完待读)
作者简介:
胡建文,1972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任铁道兵第十四师六十七团广播员、电影放映员、正排职电影组长、副指导员、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九团正连职文化干事兼电影组长、八师师部副营职秘书。
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四次、被评为铁道兵精神文明积极分子、铁道兵优秀文化干部。
1985年1月部队转业,从事地方文化旅游工作。担任浙江省建德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建德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传科长、团委书记等职。
全国首批高级导游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文化旅游学会会员
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68万字著作《行走天下》(上下部》
来源:铁道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