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自杀”博流量,一场透支社会善意的闹剧!| 柚子态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7:03 1

摘要:2025年5月13日,成都锦江警方的一纸通报,揭开了百万网红“是小念噢”账号背后的荒诞剧本。18岁博主孙某自导自演自杀事件,虚构被他人勒索的惊悚剧情,通过冒充亲友跟评、发布遗书等全套戏码,制造出“被逼自杀”的爆款话题。警方通报显示,孙某的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

2025年5月13日,成都锦江警方的一纸通报,揭开了百万网红“是小念噢”账号背后的荒诞剧本。18岁博主孙某自导自演自杀事件,虚构被他人勒索的惊悚剧情,通过冒充亲友跟评、发布遗书等全套戏码,制造出“被逼自杀”的爆款话题。警方通报显示,孙某的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调查。

这场闹剧折射出部分内容创作者的畸形流量观。从编造死亡时间到设计勒索细节,从伪造亲友评论到设置账号追悼,孙某团队精准踩中女性安全、网络暴力、天价勒索等社会敏感点。过百万粉丝的基数,让虚假信息获得几何级传播,这些所谓的“流量密码”,本质是对公众同理心的系统性收割。

谎言固然很快被戳破了,但该博主虚构死亡博流量,消费社会善意的行为不可被轻易原谅。孙某利用自杀、勒索、女性安全等敏感话题制造情感冲击,短短一天内引发大量关注与转发,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社会同理心的透支,是对公众信任的粗暴践踏。

苦情戏被证实是谎言,不仅损害网络空间的真实性,更可能引发“狼来了”效应。当公众对各类自杀、家暴、维权等社会事件产生信任危机时,那些真正遭遇网络暴力、人身威胁的受害者,其求助信号可能因被公众视为炒作而忽视,乃至陷入求助无门的困境。

防止此类闹剧频繁发生,需要三重“防火墙”构筑。首先是平台的前置审核,对自杀、死亡、暴力等标签设置触发机制,加强审核,避免虚假信息扩散;其次监管部门需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对“自导自演型”造假行为要露头就打,及时公开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最后是内容创作者,应该从类似闹剧中深刻汲取教训,必须明白“流量的本质是信任”,靠谎言堆砌的粉丝量终将崩塌,唯有坚守真实与良知,才能走得长远。

当18岁少女将虚构死亡作为流量工具,暴露的不仅是个人法律意识淡漠,更是整个网红经济生态的价值扭曲。任何践踏社会善意的流量,终将被法治戴上镣铐。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徐俊雄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