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外卖平台被约谈:摒弃恶性竞争,构建行业健康生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7:02 1

摘要:2025年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企业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其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商家及骑手权益。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人民日报》随即发

——从约谈看外卖行业规范发展的深层逻辑

2025年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企业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其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商家及骑手权益。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人民日报》随即发表评论,指出此次约谈既是“纠偏”,也是“规范”,为行业摆脱恶性竞争、实现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平台经济的典型领域,外卖行业的竞争乱象与监管升级,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下市场治理的复杂性与紧迫性。本文将从约谈背景、行业痛点与未来路径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探讨外卖行业如何从“内卷”走向共赢。

一、约谈背景:监管升级与行业矛盾的集中爆发

1、竞争失序:补贴战与“二选一”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外卖行业长期由美团、饿了么双寡头垄断,市场份额合计超90%。2025年京东以“0佣金”“百亿补贴”高调入局,试图打破格局,却因系统混乱、配送延迟等问题频发,反而加剧行业无序竞争。平台间为争夺市场份额,一方面通过低价倾销吸引用户,另一方面被曝实施“二选一”等限制性条款,强迫商家或骑手站队。例如,京东曾指控某平台封杀其骑手接单,导致骑手收入下降16%-25%。

2、权益缺位:消费者、商家与骑手的多重困难

消费者权益受损:低价竞争下,商家为压缩成本使用劣质食材或预制菜,且未明确标注信息,食品安全隐患突出。

商家利润被挤压:美团等平台抽佣率高达20%-23%,中小商家生存压力加剧,而京东的“0佣金”政策虽短期利好,却因系统问题导致订单流失。

骑手保障缺失:超六成骑手未签订劳动合同,社保覆盖率不足三成,算法派单系统迫使骑手在“接单-超时-扣款”的循环中疲于奔命。

3、政策信号: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治理的必然转向

此次约谈并非孤立事件,而是2025年监管层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延续。此前,光伏、电商、金融等行业均被纳入规范范围,核心目标在于遏制低价倾销、推动技术创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外卖行业而言,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平台严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三大法律红线,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二、行业痛点:四大乱象与监管难点

1、不正当竞争:资本裹挟下的市场扭曲

平台通过算法屏蔽竞争对手链接、强制商家“二选一”,构成变相垄断。例如,京东与美团的口水仗暴露了骑手接单限制问题,而饿了么的“百亿补贴”则进一步激化价格战。这种竞争不仅挤压中小平台生存空间,更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最终由消费者和劳动者承担成本。

2、食品安全隐患:从“幽灵厨房”到配送漏洞

资质审核流于形式:部分商家伪造证照入驻平台,实际经营地址与注册信息不符,监管部门虽要求数据共享,但动态监管仍存盲区。

加工过程不透明:仅少数商家实现“明厨亮灶”,食材过期、卫生不达标等问题频发,消费者维权时面临取证难、追责难。

配送环节风险:送餐箱消毒不规范、温控措施缺失,导致食品二次污染或变质。

3、劳动者权益:算法剥削与社保裸奔

骑手困在算法系统中,为满足“30分钟达”承诺超速行驶,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尽管京东、美团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但兼职骑手仍依赖意外险,保障力度有限。

4、数据滥用:隐私泄露与价格歧视

平台过度收集用户消费习惯、位置信息,并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损害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

三、未来路径:技术赋能、制度约束与社会共治

1、技术赋能:构建全流程可追溯体系

数字化监管工具:推广区块链技术追溯食材来源,实现“一菜一码”;开发AI审核系统识别虚假证照,动态监控异常经营行为。

透明化服务:强制平台公开商家使用预制菜、添加剂信息,并通过直播系统展示后厨操作,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2、制度约束:明确责任与强化执法

平台主体责任:要求平台承担连带责任,建立“先行赔付”机制,对食品安全问题48小时内响应;公开抽佣规则,禁止强制独家合作。

跨区域协同治理:打破地方监管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共享与联合执法机制,解决异地商户监管难题。

3、社会共治:平衡效率与公平

骑手权益保障:优化算法派单逻辑,为骑手设置强制休息时间;推动平台与骑手签订劳动合同,扩大社保覆盖范围。

消费者参与监督:设立举报奖励机制,通过12315平台开通外卖投诉专区,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律+公众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

4、行业自律:从价格战到品质战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外卖行业需摒弃“内卷”,转向服务能力竞争。京东的“品质堂食餐厅”招募、美团与饿了么的骑手保障升级,均显示行业正从粗放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型。未来,平台可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对优质商家限流降费,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监管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入“规范发展”新阶段。短期看,低价补贴可能退潮,部分用户或感“外卖变贵”,但长期而言,价格透明、配送安全、权益保障的提升将惠及所有参与者。正如《人民日报》所言,唯有政府、平台、商家、消费者多方协作,才能实现“舌尖上的安全”与行业健康生态的双赢。这场监管风暴,既是警示,更是契机——当资本褪去喧嚣,服务与品质终将回归商业本质。

来源:NoOne无名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