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老龄化浪潮下,虚弱正悄然侵蚀数亿中老年人的健康,而数字时代的屏幕背后,可能藏着对抗这一危机的答案。既往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促进社交参与、获取健康信息等方式改善健康,但其与虚弱的关系尚不明确。
全球老龄化浪潮下,虚弱正悄然侵蚀数亿中老年人的健康,而数字时代的屏幕背后,可能藏着对抗这一危机的答案。既往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促进社交参与、获取健康信息等方式改善健康,但其与虚弱的关系尚不明确。
2024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联合五大老年数据库(CHARLS、HRS、SHARE、ELSA和MHAS数据库),在期刊《Globalization And Health》(医学二区,IF=5.9)发表了一篇题为:“Internet use and frailty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findings from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的研究论文。
研究通过跨国多队列设计,分析互联网使用与虚弱的关联,并探索社会孤立的中介效应。学者假设互联网使用通过减少社会孤立间接降低虚弱风险,并考虑了不同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异。
在这项跨国大型队列研究中,研究团队选取了五个代表性纵向队列的数据,大致时间范围如下:
健康与退休研究(HRS):11-14波(2012-2018)
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1-4波(2011-2018)
欧洲健康、老龄化和退休调查(SHARE):5-8波(2013-2019)
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6-9波(2012-2018)
墨西哥健康与老龄化研究(MHAS):3-5波(2012-2018)
经过纳排,研究团队最终纳入了155,695名年龄≥50岁的成年人,平均年龄在 62~68 岁之间,男性约占43%。
图1 研究对象的筛选流程
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的比例因国家而异,从中国的5.56%到丹麦的83.46%不等,并且发达国家(HRS, SHARE, ELSA)的数字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CHARLS, MHAS)。
图2 互联网使用和虚弱状态的比例
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和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降低虚弱风险,五个队列的总体效应显著(OR = 0.72,95% CI:0.67–0.79)。
表1 互联网使用与虚弱状态的关联
敏感性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进行了六项敏感性分析!分别为:
将连续虚弱指数作为因变量重复进行了GEE模型分析;
分别排除严重认知障碍和记忆疾病的参与者,以减少回忆偏差;
采用逆概率加权GEE模型以应对因失访带来的偏倚;
基于风险比尺度计算了暴露–结局关联的E值,以量化未测量混杂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了互联网使用与虚弱各具体领域(包括总体健康、身体功能、抑郁和认知)的关联;
为避免可能的逆向因果关系,使用Cox回归模型,在排除基线已虚弱的参与者后,进一步考察互联网使用与虚弱状态的关联。
中介分析进一步指出,上述关联部分是由社会孤立介导的,中介效应占比为5.08%(中国)~18.33%(墨西哥)。
图3 中介分析
此外,研究还发现,互联网使用和虚弱之间的关联在65岁以上、男性、无配偶、不吸烟等群体中更显著。
图4 亚组分析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强调了互联网使用在预防虚弱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建议中老年人更多地参与社交交流和活动,以避免社交孤立。
尽管要达到作者那样的研究水准对我们有难度,但作者巧妙整合五大老年数据库,立足全球视野剖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无疑能为我们的选题研究带来诸多启发!
来源:郑老师讲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