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湖北省荆州市积极投身“支点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从细微处着手,探索基层治理的普遍规律与模式,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基层善治注入新活力。
2025 年,湖北省荆州市积极投身“支点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从细微处着手,探索基层治理的普遍规律与模式,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基层善治注入新活力。
松滋市新江口街道玉岭社区于 2021 年成立非盈利性“玉岭社区物业服务中心”,选聘退休党员担任负责人,吸纳社区人才就业,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管理体系,有效改善小区环境,化解老旧小区“五难问题”,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同时,多方联动激活力,物业主动服务,业委会积极谋划,居民自发参与,共同为小区建设出力。物业费经综合考量定为 0.5 元/㎡,实现收支平衡,成为社区治理关键力量。
荆州区西城街道郢都路社区整合闲置资源,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建立“银龄护苗工作室”,联合团委开展“红领巾课堂”,与中国电信合建智能平台,开展多项便民服务,引入心理咨询机构,构建 15 分钟生活圈。公安县荆丰村通过公益基金支撑老年幸福食堂运营,江陵县江城社区借助项目支持实施适儿化改造与寒暑期托管班。
洪湖市乌林镇乌林村支书漆国伟挖掘资源,开展电商产销对接,培育电商人才,建立电商直播基地,形成“村委会+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村民收入增加。松滋市豹子岭村支书唐汇晏以资源盘活促村集体资产增长,江陵县龚家垸社区支书周强依托特色产品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
公安县斗湖堤镇宏泰社区完善“123”工作法,建立三级组织体系,运用“2 个机制”,打好“3 个突围”,提升治理效能。沙市区红星路社区传承“沙市老姨妈精神”,探索“一楼两长”制度,实现小事不出楼栋。洪湖市春雨亭社区利用“小巷说事吧”,让老党员等群体参与协商解决群众关心事。
荆州区城南街道新风社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治新风一路“夜经济”,完成曲江路新风段道路改扩建,打造“石榴红文化广场”,促进民族团结。公安县青吉村依托工业园区组建红色劳务合作社,石首市高基庙镇在“五一广场”建联合网格站,实现特殊社区共治。
荆州市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以党建为引擎,汇聚各方资源,创新治理模式,激活发展动力,描绘出基层善治的美好画卷,为湖北省支点建设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来源:荆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