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祁连山下、戈壁草原间,甘肃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边防县肃北,正以民族团结之笔描绘着边疆繁荣发展的壮美画卷。这里蒙、汉、回、藏、裕固等11个民族和谐共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征程中,肃北县步履坚定,奋力建设“产业强、生态美,民族团结、边兴民富”的民族地区社会主
在祁连山下、戈壁草原间,甘肃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边防县肃北,正以民族团结之笔描绘着边疆繁荣发展的壮美画卷。这里蒙、汉、回、藏、裕固等11个民族和谐共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征程中,肃北县步履坚定,奋力建设“产业强、生态美,民族团结、边兴民富”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县。2023年,肃北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4年,中共肃北县马鬃山镇委员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些荣誉见证着肃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卓越成就。
近年来,肃北县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县委“126”发展思路和“翻番进位”发展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体推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走进肃北县博物馆,一幅幅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一件件承载民族记忆的文物诉说着过往。肃北县大力推进边境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建设,建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体验馆,编辑出版多部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书籍,建成非遗馆,已公布非遗项目104项。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创编的民族团结题材独幕剧《守边人》深受群众喜爱。这些举措,全面展现肃北县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生动实践。
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肃北县创新打造“1145”民族工作品牌,开展“10+N进”“飞天红石榴”等系列活动,建成6个宣传阵地,肃北县博物馆被命名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在甘新青蒙四省交界县共创跨省沿边连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联席会议上,来自额济纳旗的代表王艺帆说:“通过联盟的交流合作,我们打破了区域限制,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外,“互联网+民族团结”提升行动成效显著,“雪域草原 幸福牧歌”直播全网超3600万人次关注,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让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更加坚定。
“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聚焦‘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目标,用好‘兴边富民’行动利好政策,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推动马鬃山口岸复通。持续深化医疗教育、社会民生等各领域改革,为人民群众居住、就业、卫生、教育等提供便利,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肃北县委统战部副部长牛建国说。
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坚持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涉民族事务联合执法和综合监管机制,稳慎推进涉民族法规立改废释。军、警、地、企共同参与平安边境建设,奋力打造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平安肃北。
从党的领导到文化浸润,从交往交流交融到共同富裕再到和谐稳定,肃北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如今,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各民族携手并肩,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奋勇迈进,共同谱写着边疆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张娅妮 莎娜 文/图)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