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光微露,广袤麦田间已穿梭着忙碌身影。5月14日清晨,安阳县永和镇小寒村的金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秀带着技术员贠长青走进麦田,弯腰拨开层层麦秆,将饱满的麦穗放在掌心轻轻揉搓,“这穗子灌浆得不错,麦粒已经开始变硬了。”李文秀说。
永和镇小寒村的麦田
农技赋能灌浆期 安阳438万亩小麦向丰收冲刺
安阳融媒记者 郝亚伟 文/图
晨光微露,广袤麦田间已穿梭着忙碌身影。5月14日清晨,安阳县永和镇小寒村的金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秀带着技术员贠长青走进麦田,弯腰拨开层层麦秆,将饱满的麦穗放在掌心轻轻揉搓,“这穗子灌浆得不错,麦粒已经开始变硬了。”李文秀说。
一旁的贠长青翻开记录本补充道:“今年气候整体适宜,小麦长势也不错,但本周我市有持续高温大风天气,咱们得尽快完成无人机叶面肥喷施,让麦穗保粒重。抓住这最后20天的灌浆期,500余亩的麦田,产量还是可观的。”
春争日,夏争时。此时,全市438万亩冬小麦正同步进入灌浆关键期。作为产量形成的冲刺阶段,小麦根系活力、叶片功能直接决定最终收成。”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桂堂介绍:“今年春季有效降雨较少,我市提前启动‘井渠联动’灌溉体系,充分利用机井地下水、灌区地表水等水源,做到能浇尽浇、应浇尽浇。同时,5月8日至9日的降水及时补充了墒情,对缓解当前旱情和促进小麦灌浆极为有利,但接下来的高温天气仍是考验。”
早在麦播期,市农业农村局便构建起“全周期护航体系”,从《麦播技术指南》到《干热风应急方案》,多份指导性文件精准锚定每个生长节点。6个市级专家指导组、200余名农技骨干下沉109个涉农乡镇,通过“联县包乡助企”机制,将技术指导延伸至田间地头。
面对复杂农情,科技赋能让管理更精准。在滑县万古镇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跳动着麦田的墒情、苗情数据,农技人员远程调度滴灌设备,实施“跑马水”精准补水;内黄县组织的无人机飞防队完成全县麦田“一喷三防”作业。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全市小麦病虫害防治面积达959.5万亩次,“一喷三防”覆盖率超157%。
“本周将出现37℃以上高温,建议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在安阳县农技服务群里,贠长青看着实时推送的最新防治方案读出声来。像这样的线上线下技术指导,全市已开展1200余场,发放技术手册5万余份,将科学管护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暮色渐浓,李文秀再次走进麦田,望着沉甸甸的麦穗喃喃道:“有技术托底,丰收大有希望!”
什么是干热风?
戳下图↓一起了解
来源:安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