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4日,苹果公司宣布与神经科技初创公司Synchron合作,研发基于脑机接口(BCI)的“意念控制”技术,计划年内推出支持iPhone、iPad等设备的行业标准。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为行动受限人群带来革命性交互方式,更标志着人机交互模式迈入新纪元。
2025年5月14日,苹果公司宣布与神经科技初创公司Synchron合作,研发基于脑机接口(BCI)的“意念控制”技术,计划年内推出支持iPhone、iPad等设备的行业标准。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为行动受限人群带来革命性交互方式,更标志着人机交互模式迈入新纪元。
技术突破:无需开颅的脑信号交互
1. Stentrode植入设备
Synchron开发的支架状脑机接口设备Stentrode,通过颈静脉微创植入大脑运动皮层血管内,无需开颅手术。该设备搭载16个电极,可捕捉与运动意图相关的神经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转换为数字指令,实现设备操控。
- 临床试验进展:自2019年起,已有10名患者植入Stentrode,其中一位64岁ALS患者成功通过思维操作Apple Vision Pro头显,完成游戏、观看视频及发送消息等任务。
2. 与Neuralink的差异化竞争
相比马斯克旗下Neuralink的N1植入物(含1000多个电极,直接嵌入脑组织),Stentrode的侵入性更低,但信号分辨率有限。N1可实现光标移动和文字输入等复杂操作,而Stentrode当前主要用于基础界面交互。
商业化路径:从医疗辅助到人机协同
1. 辅助功能标准化
苹果计划扩展其“Switch Control”辅助功能框架,新增对脑机接口的支持,并建立行业标准,允许开发者将BCI技术集成至iOS和visionOS应用。此举效仿2014年推出的助听器蓝牙协议,旨在推动技术普及。
2. 目标人群与市场预期
- 医疗优先:技术初期聚焦脊髓损伤、ALS等上肢严重障碍患者,美国约有15万潜在用户。
- 商业化时间表:摩根士丹利预测首款商用BCI设备或于2030年获批,但Synchron CEO Tom Oxley对提前获批表示乐观。
3. 未来场景扩展
苹果与英伟达合作提升脑信号解码效率,探索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长期来看,普通用户或可通过意念操控Mac、汽车等设备,实现“直觉式”交互。
行业影响:重构人机交互生态
1. 技术伦理与监管挑战
BCI技术面临数据隐私、手术风险及伦理争议。Stentrode虽降低侵入性,但植入仍需FDA审批,且信号精度和速度仍需提升(当前操作速度慢于传统输入)。
2. 苹果的生态优势
苹果依托庞大设备生态与无障碍功能积累,可快速推动BCI技术落地。例如,新推出的“辅助功能标签”帮助用户识别支持BCI的应用,加速技术渗透。
结语:从“工具”到“延伸”的进化
苹果与Synchron的合作,不仅为残障人士打开全新生活可能,更预示人机关系从“物理操控”向“神经直连”的跃迁。随着技术成熟与标准建立,“意念控制”或将从医疗辅助走向大众消费,重新定义智能设备的边界。然而,技术普惠仍需跨越安全性、成本与伦理的多重门槛,这场“脑机革命”的终章,仍待时间书写。
综合机器人网、中财网、直播吧等
来源:广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