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个现实:你每天加班到凌晨,工资涨了吗?银行卡数字变多了吗?大概率是头发掉光了,钱包却没鼓起来。
硅谷大神纳瓦尔说:"人无法靠出卖时间致富!"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像一盆冷水浇在打工人的头上?
但别急,这句话后面还藏着致富密码呢!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掰开揉碎了去吸收!
一、赚钱不是搬砖,脑子才是印钞机
先说个现实:你每天加班到凌晨,工资涨了吗?银行卡数字变多了吗?大概率是头发掉光了,钱包却没鼓起来。
纳瓦尔说得很直白——靠卖时间赚钱就像用体力搬砖,累死累活也发不了财。
为什么?
因为你的时间是有上限的,老板给你8小时工资,你多干一分钟他都亏本。
波哥认识一哥们,在互联网大厂当螺丝钉,年薪30万已经到天花板了,但北京房价涨得比工资快十倍啊!
那咋办?
得学会用脑子印钞!
纳瓦尔举了个例子:学骑自行车和赚钱有啥区别?都是先掌握套路,然后反复练习。
你看那些投资大佬,巴菲特、段永平,哪个不是研究透了市场规律?就像你骑自行车,摔几跤掌握了平衡感,估计你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了。
二、别当"行活"工具人,要做稀缺品
最近网上总有人喷雷军、李想这些大佬,说他们让年轻人"做喜欢的事"是在灌鸡汤。
其实他们真正想说的是:别当流水线上的"行活"工具人!
啥叫行活?
就是那种培训三个月就能上岗的活,比如客服、基础码农。
疫情期间有个老乡失业了,就在一家培训机构学编程,想谋个“铁饭碗”技能。
老师说:"你记住这30个模板,找工作没问题。" 结果他工作两年后发现,现在自己就像外卖软件里的骑手,随时能被AI取代。
真正能赚钱的是啥?
是那些有技术壁垒的东西。比如周鸿祎搞360杀毒,张一鸣做今日头条,他们提供的不是标准化产品,而是别人抄不来的解决方案。
就比如你去修手机,路边摊能换屏幕,但主板坏了还得找苹果官方——稀缺性才是你的护城河啊!
三、杠杆:让1小时变100小时的神器
纳瓦尔说赚钱要会用三种杠杆:人力、资本和复制成本为零的产品。这就像打游戏开外挂,普通人靠肝,高手靠策略。
先说人力杠杆。古代皇帝为啥要雇太监宫女?不就是把自己从端茶倒水的琐事里解放出来,专心治国嘛!
现代老板也是一样,马云搞阿里巴巴,自己不用写代码,但能指挥上万程序员996。你哪怕开个奶茶店,雇两个人也比自己全天守店强。
资本杠杆就更刺激了。巴菲特为啥能成为股神?因为他发现保险公司收的保费就像免费资金,拿这些钱去投资股票,赚的钱全是自己的。
这相当于你开了个银行,不用存钱就能放贷。不过咱们普通人玩杠杆要小心,一波接一波暴雷的P2P平台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最牛的是"复制成本为零"的产品。你看罗永浩直播卖货,一场赚几百万,但那些货都是工厂生产的。真正零成本的是他的脱口秀技能,录个视频能卖几十万次。还有郭德纲的相声,写一次段子,能演一辈子,这才是真正的睡后收入!
四、破除偏见,认知才是第一生产力
纳瓦尔还提到一个高维的认知:多数人带着偏见过一生。就像五年前全民炒房,现在房子都快成"负资产"了。
波哥的二舅就是典型,在2017年时手头有点积蓄,就一下子全款买了三套房,现在两套都租不出去,一套降价30%都没人看。
那怎么破除偏见?
得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比如现在都说"学历贬值",但你去看看大厂招聘,清北复交的还是占大半。
真正的聪明人不会盲从舆论,而是用数据说话。
你看张雪峰说的:"文科生慎报新闻"!结果人家自己公司招的文案全是中文系毕业——人家早研究透了行业规律。
五、普通人的逆袭指南:从0到1的实战技巧
光听理论不实践等于白搭!波哥分享三个落地方法:
1. 打造个人IP
参考李子柒,拍农村生活视频火遍全球。她前期拍视频免费,现在接个广告几百万。
记住,你的特长就是印钞机!
2. 找到高杠杆赛道
别去送外卖,跑滴滴!要去学数据分析。外卖是人力杠杆,数据分析是知识杠杆+技术杠杆,时薪差十倍!
3. 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参考樊登读书,别人能模仿他讲书,但模仿不了他十几年积累的演讲能力和千万粉丝。你的护城河可以是资源、技术或人脉。
写在最后:
纳瓦尔说:"如果你身无分文,把我扔在英语国家,五年后我还是富豪。"
这句话的底气来自他的赚钱系统——认知+杠杆+复制。
咱们普通人最大的问题不是没钱,是没把赚钱当科学来研究。
就像你打游戏,不懂机制瞎操作,永远上不了王者。
现在《纳瓦尔宝典》全网疯传,不是因为他是大神,而是他把致富方法公开了——可惜多数人只是收藏,从不实践。
从今天开始,别再把时间卖给老板,开始投资自己的大脑。
记住:你的人生不是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而是用剩余8小时决定未来是当韭菜还是当镰刀!
来源:认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