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18年中大促临近,咨询冰箱选购问题的朋友也越来越多。那本文我就集中回答一下大家问得比较多的几个问题,希望可以给大家的选购提供一点参考。
618年中大促临近,咨询冰箱选购问题的朋友也越来越多。那本文我就集中回答一下大家问得比较多的几个问题,希望可以给大家的选购提供一点参考。
评价一款冰箱好不好,关键当然是看保鲜效果好不好——所以与其问「冰箱怎么选」,不如问「什么样的冰箱保鲜效果好」。
早些年选冰箱必提「风冷」和「变频」,如今这俩指标已经成为标配,「双系统」和「深冷速冻」又逐渐成为了新的关键词。
先说什么是双系统。
传统的冰箱只分冷藏室和冷冻室,两者共用一套蒸发器,共用一个风冷循环,这种冰箱叫做单系统单循环冰箱。为了实现更高精度的温控,厂商给冷冻室和冷藏室分别配一个风道,循环风彼此独立,于是产生了单系统双循环冰箱。
但此时两股循环风还是会在蒸发器上相遇,依旧无法解决不同温区之间的串味问题。
为了进一步解决串味问题,冷藏室和冷冻室的蒸发器也开始独立,就有了双系统双循环冰箱。
现在的冰箱分区比以前更细,除了传统的冷冻室和冷藏室之外,通常还有个变温室——如果变温室也采用独立风道循环,那便是双系统三循环。
简单说,「系统」对应「蒸发器」,有几个蒸发器就对应多少系统;「循环」对应「风道」,风道数量就代表循环数量。只有增加蒸发器数量,才能真正实现防串味。大家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不要被忽悠。
深冷速冻则是这两年刚刚兴起的技术,可以将冷冻室温度控制到 -35℃甚至更低。其目的是让食材快速越过冰晶带,减少食材在冷冻时的水分析出,同时保护细胞结构不被破坏,在解冻后尽可能保留食材原有的风味。
但诸如「越过冰晶带」这种技术名词听起来不太直观,用户没有对比也无法感知其真实效果,所以下文我安排了一组实测,此处暂且不过多展开。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冰箱选购还可以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①空间允许买大不买小。
冰箱容量永远是越大越好,大容量不仅用起来从容,而且可以让循环风畅行无阻,避免局部空气流通不畅而结霜。
②经济允许买新不买旧。
新出的冰箱一般都支持平嵌,完美嵌入后和整体家居环境更搭。
记住上面提到的四个知识点,选冰箱的时候只要一条条对照就行。
TCL在 3月发布了 T15新品,除了当下最先进的双系统三循环之外,还支持「-40℃深冷锁鲜」,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深冷速冻功能。
那么问题就来了:-40℃深冷到底是不是噱头呢?恰好我手里就有一台TCL T15冰箱已经用了一个多月,下面我们来实测一下。
在开始实测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个功能:
TCL 冰麒麟冰箱T15共有冷藏室(上部)、冷冻室(左下)和变温室(右下)三个温区,其中冷藏室温度可以在 2℃到 8℃之间调节;变温室支持宽幅调温,可以在 -20℃到 5℃之间逐度调节;真正支持- 40℃深冻的是冷冻室,它正常可以在 -15℃到-24℃之间调节,深冷开关打开后,温度可以控制到 -40℃ ▲
-40℃深冷锁鲜功能的打开方式也很简单:除了 APP中有对应开关之外,还可以通过短按冰箱上的「深冷」键开启(再按关闭) ▲
特别需要强调一下的是,-40℃深冷锁鲜打开后可以持续 24小时,随后自动关闭,冷冻室恢复此前的设定温度。
之所以采用这个逻辑也很好理解:深冷锁鲜是为了让食材放进去后能够在超低温下快速越过冰晶带,减少冷冻过程对食材细胞的破坏。日常保鲜并不需要长时间保持 -40℃这样的极限温度。
了解清楚原理和操作之后,我们来实测一下深冷模式的降温曲线:
实测打开深冷开关后,TCL 冰麒麟T15的冷冻室温度最低可以达到约 -39.6℃,和官方宣称的 -40℃基本吻合 ▲
恒温曲线如上,一个波动周期大约 1小时,恒温表现稳定 ▲
那么 -40℃深冷锁鲜实际效果如何呢?食物快速越过冰晶带和缓慢越过冰晶带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考虑到食材在冷冻时,结冰的其实是食材中的水分,所以我们干脆先分别冻一杯水来对比一下:
左侧 -40℃深冻状态下,水分子能够快速穿越冰晶带,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因此冰块显得更白;右侧 -18℃冷冻状态下,水分子则是慢慢沉淀的,因此最终产生的冰块更清透、更平滑 ▲
但想要知道 -40℃深冻是不是真的拥有更好的保鲜效果,还是直接上食材来对比下一下:
测试用到两只刚刚煮熟的对虾、两块刚刚切开的猪肉以及两只鲜活的对虾,将其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面,然后套上保鲜罩避免水分流失,再分别放进提前降温到 -40℃的冷冻室和设定为 -18℃的变温室,然后观察食材变化 ▲
分别冷冻 4小时后取出,可以看到 -40℃深冻出来的食材表面会迅速蒙上一层细密的冰霜(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 -18℃冷冻取出来的食材,局部有大块冰渣 ▲
这么看可能不太清楚,给大家来一张局部对比:
左侧 -40℃深冻的猪肉表面的冰霜细密绵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右侧 -18℃冷冻的猪肉表面的冰渣则是食材中析出的晶体 ▲
这种冰渣子大家一定非常眼熟:
冻久了的任何肉食表面都会出现一层这样的冰晶 ▲
实际上这是食材细胞被冻裂后析出的水分,这也是为什么冻过的食材会变得干柴的原因。
放在室温下继续观察,左侧 -40℃深冻的猪肉表面被一层绵密的冰晶完全覆盖,这也很好地证明了这层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的产物,而非来自食材细胞破裂流失的水分;右侧 -18℃冷冻的猪肉逐渐解冻,恢复了猪肉原本的颜色 ▲
经过一晚上的常温解冻,两块猪肉再次出现了明显对比:
左侧 -40℃深冻的猪肉表面干燥如初,跟新鲜买来的一样;右侧 -18℃冷冻的猪肉明显变得绵软了不少,盘子中还出现了一层明显的血水——这就是猪肉细胞中流失的水分 ▲
依旧用一张特写来对比两块猪肉完全解冻后的差异 ▲
静置一晚上(8小时)后,两只煮熟的对虾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两只从鲜活开始冷冻的对虾在解冻后均有局部发黑状况,从表面看也没有太大区别(以为没区别,所以素材也没有保留)。
但是将对虾和猪肉全都倒掉之后可以看到:
右侧 -18℃冷冻的盘子中,原本鲜活对虾摆放的位置上留下了明显的发黑痕迹;作为对比,左侧 -40℃深冻的对虾则完全没有留下痕迹 ▲
这组对比证明 -18℃冷冻的生鲜食材在解冻后,腐败速度明显比 -40℃深冻的食材更快——换句话说,-40℃深冻保鲜效果的确更好。
这里依旧以TCL 冰麒麟冰箱T15为例。
这台 TCL冰麒麟冰箱T15采用了双系统三循环:冷藏室拥有独立蒸发器和独立循环风道;冷冻室和变温室共用一个蒸发器,但循环风道彼此独立,从而实现了变温室的宽幅变温。
前面说过,双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彻底防止不同温区之间彼此串味。对于这台 TCL冰麒麟冰箱T15来说,冷藏室和冷冻室/变温室之间就形成了两个独立空间,彼此绝对不会串味。
防串味在冰箱的日常使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我自己为例,我们一家人都比较喜欢吃榴莲千层,但哪怕是盒马这种小尺寸的千层一次也吃不完,经常需要冷藏保存到第二天再吃 ▲
所以对我来说防串味功能就非常重要,几乎就是必备功能,也是选购冰箱时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中优先级最高的功能之一。
当然了,防串味功能更需要防的其实还是冷冻室/变温室的生鲜产生的腥味,避免这些味道通过蒸发器进入冷藏室,从而保证冷藏室的食材不会被污染 ▲
实测这台 TCL冰麒麟冰箱T15的防串味效果也的确出色,在一个多月的使用过程中,不同温区之间丝毫没有出现任何不该有的异味。
而防串味恰恰就是通过双系统来实现的,因此毫无疑问,双系统能够直接优化冰箱使用体验,并且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感知非常强烈。
此外三循环同样意义非凡,它既能保证变温室实现 -20℃到 5℃超宽幅变温,同时也保证了不同温区之间温度互不干扰——打开其中一个温区,另外两个温区的温度不会随之波动。
下面我们来简单验证一下:
首先打开变温室舱门,观察一下冷冻室温度变化,实测冷冻室温度稳定在 -18.3℃(视频有快进),完全没有波动,直至我将热电偶抽出(验证热电偶正常工作),温度快速上升 ▲
接着打开变温室舱门,观察冷藏室温度变化,实测冷藏室温度稳定在大约 8℃(视频有快进),几乎没有波动 ▲
综上,双系统三循环确实能让冰箱更加好用!
这台TCL 冰麒麟冰箱T15是 TCL今年刚刚发布的新品,除了上面提到的 -40℃深冷锁鲜功能以及双系统三循环之外,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双系统三循环解决了不同温区之间彼此串味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异味问题。为此,TCL 冰麒麟冰箱T15采用了双净味系统:
冷藏室单独配备了多点离子杀菌净味技术,可以主动杀灭细菌,消除异味 ▲
冷冻室和变温室同样拥有 T-Fresh冷抑菌功能,可以有效吸附异味,抑制细菌滋生 ▲
通过主动杀菌净味,从源头上消除异味。
用法方面,冰箱会自动检测并执行杀菌程序,而且能在 APP中直观看到整个过程,用户感知这块做得相当到位 ▲
冰箱的平嵌设计是这两年的主流,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平嵌的优势是冰箱在安装后面板可以跟橱柜齐平,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看起来家居感更强。
这就要求冰箱在厚度尺寸上必须低于标准橱柜的 600mm——这台 TCL 冰麒麟冰箱T15把厚度控制在 594mm,实现完美嵌入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了容积 ▲
PS:插座可以预留在冰箱上部,也可以采用隐形插座。
为了进一步提升美观性,同时也为了减少卫生死角,这台 TCL 冰麒麟冰箱T15在安装后和两侧柜体之间只需预留 6mm缝隙就能正常开门 ▲
这种极限设计不仅在嵌入橱柜安装时有用武之地,像我这样把冰箱放在墙角使用同样可以发挥出优势,完全贴墙摆放开门依旧非常轻松,极大程度解约了空间 ▲
因为有踢脚线的存在,所以上图其实还不足以体现这台 TCL T15的铰链实力,下面这个动图才是真正的极限开门 ▼
除了温控好、颜值高之外,冰箱作为工具一定要能装,不同功能区域最好还能分得细致一点。这一点 TCL 冰麒麟冰箱T15就做得很好:
光是一个冷藏室容量就高达 351L,总共被分隔成了 5层。
其中最下面一层是两个抽屉,左侧是鲜活保湿舱,右侧则是珍品干货舱。上面的隔板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调节;两侧门板内部都有置物架,被设计成了对称的饮料区,超级能装 ▲
由于冷藏室采用对开门设计,所以像大葱、芹菜这种长茎叶的蔬菜可以直接横着放进去,不用弯折,拿取更方便,保鲜时间也会更长 ▲
鲜活保湿舱适合储存春笋这类比较娇贵的应季食材,也可以保存蓝莓等容易失水的水果;柑橘这类东西也可以不带包装放心丢进去 ▲
珍品干货舱适合巧克力、需低温保存的药品、茶叶、面膜甚至是海参、干鲍等名贵食材 ▲
这种精细分区不仅保鲜效果更好,而且在拿取的时候也更方便。
冰箱左下角是冷冻室,右下角是变温室。如果家里冷冻室品多,变温室可以设置成冷冻室一样的低温,用来长期存储食物 ▲
特别要夸一下最上格的抽屉,用来存放棒冰这类小东西非常合适 ▲
如果家里短期内食用的生鲜比较多,也可以把变温室当做冷藏室使用,用来存放鲜切牛肉这类食材超级省心 ▲
尤其是生蚝,一般买一次至少 5斤 10斤的,一次性吃不了,就可以直接套个袋子塞进变温室,放个两三天一点也不用操心会坏。
说到这里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有很多问题要问。比如:
①变温室在切换温区功能的时候,速度到底快不快?会不会需要等很久?②从冷藏切换到冷冻功能时,把目标温度设置得低一点,降温速度会不会更快?实测把变温室从冷冻切换成冷藏只需一个小时,并且设定温度并不会明显影响升温速度 ▲
TCL冰箱这两年疯狂出新,每次配置都非常给力,价格也极有诚意,而且每次总能整出点新的东西。
比如这次发布的 TCL T15,主打 -40℃深冷锁鲜,在行业内算是走得非常前沿。一开始我也怀疑过这个功能的实际效果,不过从实测看,深冻不仅有理论依据,效果也的确立竿见影,并不是满足情绪价值的东西。
至于双系统三循环+双净味技术目前依旧是比较领先的配置;再加上 520L超大容量以及满足平嵌安装要求的尺寸设计,可以说该给的全部都给了。
好看、能装、保鲜性能强,压缩机还给了个 15年超长包修(一般十年),国补后只要 3600元就能到手,感觉可以提前预定爆款称号。
做有态度的评测,生产有温度的内容。我是番茄,我们下一篇再见~
来源:西红柿炖番茄SMZ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