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医疗体系中,临床医生与医技医生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但近年来,二者绩效分配关系却成了医疗行业内部热议不断的话题,究竟怎样的分配比例才合理,众说纷纭。
临床医生与医技医生绩效分配关系合理与否,不能一概而论,没有绝对的“黄金比例”。
来源 | “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 |秦永方
在医疗体系中,临床医生与医技医生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但近年来,二者绩效分配关系却成了医疗行业内部热议不断的话题,究竟怎样的分配比例才合理,众说纷纭。
从实际政策来看,各地有着不同的尝试。2024年2月,内蒙古包头市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包头市深化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明确规定,医技科室人员人均绩效薪酬不得高于临床医生平均绩效薪酬的80%。
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很清晰,意味着临床医生比医技医生高25%,临床医生往往处于医疗服务的最前线,直接面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决策,工作压力、风险以及责任重大。他们需要长时间与患者沟通,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加班、值班更是家常便饭。相比之下,医技医生主要负责各类检查、检验项目,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依据。从工作的直观表现和压力程度衡量,临床医生似乎理应在绩效分配上占据优势,这样的比例设定意在向关键岗位倾斜,激励临床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笔者在医院绩效方案咨询设计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取科室价值评价方法,让评委打分评价解决这个难题。
第一步,选择评价因素,主要包括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劳动强度、工作规律性等因素;
第二步,选择会审评委,按照临床医生和医技医生一定的比例选择评委,结合医务部门和业务主管领导,成立评价委员会;
第三步,对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医生进行价值评价;
第四步,统计测算科室价值系数,按照主管领导和医务部门权重50%,医生评委代表权重50%,测算科室定性价值系数;
第五步,统计临床医生和医技科室医生,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技术点数关系,参照卫健委医疗服务技术规范(2023版);
第六步,结合学科专科建设情况,按照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等学科证书,赋予不同的系数;
第七步,按照医疗服务能力系数和专科系数,修正调整评价的科室价值系数;
第八步,确定临床医生和医技医生的绩效分配系数。
总之,临床医生与医技医生绩效分配关系合理与否,不能一概而论,没有绝对的“黄金比例”。它需要综合考量医疗工作的多元性、岗位特性以及医院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两类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多家医院实行5天半工作制,缓解周末就医难 | 医脉政事儿
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亡,家属起诉医院索要赔偿,法院霸气回复:驳回诉求!丨医眼看法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健康科学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