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他却将蝴蝶的位置守口如瓶,有人甚至愿意给他2000元的“线索费”,但是他依旧坚持不肯说,只自己偷偷的上山探望过十几次。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3年7月5日,青岛新闻网报道,一名80多岁的退休教师在青岛崂山上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蝴蝶。
然而他却将蝴蝶的位置守口如瓶,有人甚至愿意给他2000元的“线索费”,但是他依旧坚持不肯说,只自己偷偷的上山探望过十几次。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蝴蝶呢?为什么他发现了之后却不肯透露具体的位置呢?
«【·发现罕见蝴蝶·】»
这位80多岁的退休教师姓潘,他曾经是一名中学生物老师,对于生物本身就有着天然的热爱,在退休之后,他就想把青岛的蝴蝶“家谱”给整理齐全。
这项工作他一直进行了20年,在他不大的家里还有一间专门的工作室,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标本,全部都是蝴蝶,在他的家里至少有上万件。
蝴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蝴蝶,尤其是在春夏时,各种植物开花,蝴蝶就会在花丛间翩翩起舞。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见到的蝴蝶越来越少,很多从前常见的寻常蝴蝶品种都不那么常见了。
而潘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于是他意识到了收集标本的重要性,并且他从来没有卖过任何一件自己制作的标本,就生怕其中有哪一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彻底消失了。
2005年年初的时候,潘老师带着自己的小外孙去看了一个蝴蝶展览,小外孙在看到其中的一组标本的时候,觉得似曾相识,就跟身边的潘老师说这个标本咱们家里也有,去年的时候还见过。
而小孙子的这一番话正好被展览的组织者听到了,就上前跟潘老师打听他们是在哪里见到的这种蝴蝶,并且还表示如果潘老师愿意提供线索,就给2000块钱的报酬。
2000元虽然不多,但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没想到的是潘老师立马就拒绝了。
蝴蝶标本在是市场上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有一定收藏价值,而往往越是品种名贵、罕见的蝴蝶,它的标本价值也就会越高。
因此有一些人就会为了牟取利益,专门在山野间寻找珍贵的蝴蝶,捕捉来做标本卖钱,一旦让这些人知道了蝴蝶的发现地,那么对于这种蝴蝶来说将是一场灾难,这好不容易留存下来的蝴蝶种群也可能会因此消失。
于是潘老师对于蝴蝶的发现地一点线索也不肯透露,而也正是因此,在崂山中的蝴蝶也一直都能自由地翩然起舞。
而这种珍贵的蝴蝶正是冰清绢蝶,是潘老师无意间在崂山西北余脉的一个偏僻山谷中发现的。
潘老师每年也都会来山谷中探望十几次,观察它们的生存近况。
«——【·冰清绢蝶·】——»
在蝴蝶世界中,冰清绢蝶以其淡雅如雪、轻盈若羽的外貌被誉为“昆虫界的精灵”,它属于鳞翅目绢蝶科,是一种典型的高山型蝴蝶,还是我国的“三有”动物。
它的名字“冰清”来源于其翅膀如同冰雪般洁白透明,仿佛绢纱轻裹,给人一种纯净空灵的美感。
冰清绢蝶的体长约为3至5厘米,翅展可达6至8厘米,雌蝶略大于雄蝶,前翅为乳白色至透明状,翅脉清晰可见,边缘通常带有浅黑色条纹或斑点,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
世界上一共有600多种绢蝶,它们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或者高海拔地区,在青岛市很难见到这类蝴蝶的。
冰清绢蝶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高原地区,尤其是四川、青海、西藏及云南的高海拔山地,这些地区常年气温较低,植被以高山草甸、灌丛为主,是冰清绢蝶的理想栖息地。
冰清绢蝶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昆虫,其活动周期极为短暂,通常从每年的5月下旬持续至8月初。
这段时间正是高原地区气候最温暖、植物最为茂盛的时候,冰清绢蝶趁机完成交配、产卵与下一代的孵化。
交配通常在温暖无风的午后进行,它们一生只交配一次,雌蝶在产卵时会将卵产于寄主植物的叶背或茎干附近,如景天科和罂粟科植物,比如刻叶紫堇和小药八旦子。
幼虫孵化后以这些植物的叶片为食,经过几次蜕皮成长为成熟幼虫,最后在植被下方化蛹越冬。
在冰清绢蝶的一生中,它们成蝶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这也是它们最美丽的时候。
但是这种蝴蝶在近几年的野外调查中也比较少见,不光是冰清绢蝶,其他常见的蝴蝶品种似乎也在变少。
城市化进程迅速扩展,大量山地被开垦、道路修建侵占了蝴蝶的天然栖息地,冰清绢蝶赖以生存的高原草甸和灌丛植物被大规模采伐或放牧践踏,导致蝴蝶产卵和幼虫食物来源锐减。
农业使用的化学农药和除草剂对蝴蝶及其幼虫具有极大毒性,即使在相对偏远的高原地区,农药残留通过水体和空气传播,也能对冰清绢蝶的幼虫和蛹造成致命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高海拔地区温度升高、降水量减少,影响了高山植物的开花周期,直接打乱了蝴蝶与植物的生态关系,对蝴蝶的觅食和繁殖都造成了影响。
由于冰清绢蝶形态优美,不少蝴蝶爱好者和商贩对其进行非法捕捉和收藏,特别是在部分地区甚至形成灰色市场,这种无节制的捕捉对其野生种群造成严重威胁。
它们虽然小巧,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是许多植物的重要传粉媒介,维持着植物的繁殖与遗传多样性,还是其他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对维持食物链的平衡有重要作用。
蝴蝶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留自然中的一抹色彩,更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参考:
青岛新闻网《退休教师崂山发现罕见蝴蝶种群 给钱也不说(图)》,2013-7-5
光明网《科学家探寻冰清绢蝶如何“走出青藏高原”》,2023-12-22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 | 冰清绢蝶:“蝶中仙子”冰清玉洁》,2022-6-30
来源:牧子说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