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香港特区老龄化及培育新产业带来对外来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从2024年底至今,如何对相关引才政策“扬长避短”,特区政府正不断酝酿或推出新的政策调整。摄/焦建
中国香港特区老龄化及培育新产业带来对外来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从2024年底至今,如何对相关引才政策“扬长避短”,特区政府正不断酝酿或推出新的政策调整。摄/焦建
“目前高才政策门槛的提高不是具体针对某类人群,而是一个政策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以体现中国香港特区政策和法制的完善和公平性”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中国香港特区自2022年底推出并在2024年底进行过政策调整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下称“高才通”),于近日作出新一轮政策细化。
所谓“高端人才”,在当地语境中指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了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相关人士可获发为期两年的签证来港寻找工作机会;过去一年在其他地区年薪达250万港元(下同)或以上人士,亦可通过直接获发两年签证来港求职,名额不设上限。
具体而言,该计划接受ABC三类符合相关资格的人士申请。而按照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于5月8日晚间更新的政策框架,针对以公司业务收入申报A类相关申请人,新政策对其全面收入提出了多点新增的细化要求,例如申请人需要“在递交申请前的整个评税年度持续持有相关公司股份,以计算申请人从其拥有的公司的利润中获得的年度收入。”
与之相关的细化要求还包括公司收入以整个评税年度为周期来计算,以及公司收入周期和个人收入周期可以不一致,分开核算。相关调整的针对性被认为较强。
“具体而言,对于高才A类以企业应纳税利润作为收入,2025年5月9日之前是审核紧接申请前四个季度企业应纳税利润即可,这种情况下很多申请人可通过临时转股或购买公司方式达到申请门槛。”从事相关信息服务的中钰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董极对《财经》表示,“最新政策要求申请人过去一年完整纳税年度持股,意味着该公司实际运营周期至少一个自然年度以上。”
“以前申请人在年中或年尾才开始持有相关公司股权,也可拿此公司全年利润作为收入来申请。于是就有人利用这一条,在并没有实际运营、控制这个公司的情况下,拿别人利润当作自己收入。相当于钻了空子。”近年移居香港的活水江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成辉则进一步对《财经》解析,“此类做法不符合特区政府对人才的定义,半路持有的业务收入也不能证明申请人有与高端人才计划匹配的能力。”
类似现象出现背后,部分源于对有积极性的申请者而言,拥有当地永久居民身份具备一系列“身份红利”,例如在全球17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免签、子女可降分入读高校等。如是独生子女,或兄弟姐妹均在海外,父母60岁以后亦可以投靠子女理由换取香港身份,享受当地的公立医疗等福利。
在此基础上,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中国香港亦因金融、服务等行业的独特优势,可为相关申请人提供接触海外工作机会的窗口,使其视野较为开阔。此外,其薪资水平亦有一定吸引力且税负偏低。具体而言,其个税累计税率最高为17%,低于美国税改后的37%,亦远低于英国、德国等的最高档45%。
按照业内人士的一般判断,目前政策调整主要是打击通过钻空子临时转股或购买公司以达到申请门槛的情况。而对于实际经营的企业主和申请人而言没有影响,对个人收入方面要求没有任何变化,“反而是更加公平和友好”。
更为受到关注的,则是近年来中国香港特区不断细化的吸引人才政策。
按照相关规划,2023年至2025年间,香港希望吸引至少1130家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在吸引人才规模方面,当地则期望同期通过一系列新措施,每年最少可输入3.5万名预计逗留超过12个月、打算在中国香港长远发展的人才。
但当地亦有担心外来人才的“来而不居,居而不留”现象。实际上,一些相关讨论则直言“高才通”只是当作赴港的旅游及商务签证。有商界人士对此建言:应当为那些真正有意在港工作的人才提供“售后服务”,认真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切实提供资源。
在此方面,外来人才真正融入香港被认为并不容易。按照香港立法会2020年发表的“全球争夺人才”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当地难以留住人才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成本高昂,削弱了相对优厚薪酬的吸引力。在计算生活成本等因素后,中国香港职位的薪酬或不如中国内地等相似职位。
随着相关讨论持续进行,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高才通已经或可能作出的政策调整包括:2024年11月起扩大“高才通”大学名单,除4家境外专科学院,还加入了9家中国内地大学;在“高才通”下的相关申请者(全年收入达250万港元或以上的人士),其首签证期将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2025年4月26日,随着如何界定“本地生”在当地持续引发争议,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则透露称:特区政府已研究相关签证安排,或会要求高才通申请人须在港居住满一段时间后,子女才能有资格享受本地生身份待遇。
“整体而言,目前高才政策门槛的提高不是具体针对某类人群,而是一个政策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以体现中国香港特区政策和法制的完善和公平性。我们也看到这两年香港高才、优才的申请门槛和续签等门槛不断提高,预判未来的标准还会继续提升,对于申请人而言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董极则表示。
来源:财经杂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