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曾要求归还“间岛”,拒不退还后果自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23:36 1

摘要:间岛,本是中国延边朝鲜族聚居区内,一块四面带水的江中滩地,位于图们江以北,海兰江以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关于这块土地的纷争就从没停下过,风波不断。

间岛,本是中国延边朝鲜族聚居区内,一块四面带水的江中滩地,位于图们江以北,海兰江以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关于这块土地的纷争就从没停下过,风波不断。

先是朝鲜和中国多次交涉,接着又是日本横插一脚,侵吞更多领土。等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南朝鲜,也就是韩国,还是不死心,一直单方面地视“间岛”为韩国领土,厚颜无耻地想逼中国把这块领土让给它。

为此,韩国还搞了一个“间岛日”,并打算在2009年9月4日采取必要行动,纪念间岛“被中国侵占一百周年”。不仅如此,韩国还放出狠话,若中国拒不退还“间岛”,后果自负。

这就很无语了,果然人不要脸天下无敌。那么,“间岛”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日本在这里面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间岛”问题的由来

一般来说,国与国之间只要牵扯到领土问题,向来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中国和韩国的“间岛”问题也不例外。

“间岛”最初是指延边开山屯镇光昭村的一块滩地,由江水冲刷形成的四面带水的小岛,岛上是荒地,面积不大,纵十里、宽一里,没有特定的名字。 “间岛”这个名字,是朝鲜人一厢情愿,自己取的,咱们中国可没承认哈。

自古以来,“间岛”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对其拥有绝对的主权,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对这一片实施实际控制。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人领土观念不是很重,再加上“间岛”荒凉得鸟不拉屎,中国政府就一直没有仔细勘测过边界。

在两国边界问题的认定上,中国和朝鲜半岛(以下简称朝鲜)都承认两国领土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边境线,算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很长一段时间内,中朝都默认这条分界线,不越雷池半步。

意外出现在康熙年间。康熙执政期间,朝鲜李氏兄弟越过边境线,到中国境内为非作歹,杀人越货,此事震惊全国。直到此时,康熙才发现,已经有很多朝鲜人,偷偷地从朝鲜半岛溜到了中国境内。看来,两国关于边境线的共识,约束力还不够强。

于是,康熙派了大清乌拉总管和珲春都统巡查边境,并在鸭绿江、图们江的共同源头——长白山天池,竖了一块界碑:“西为鸭绿,东为土门”。这举动就是告诉朝鲜,界碑内是中国领土,若朝鲜人民越过界碑挑事,就别怪中国不客气。

需要指出的是,“土门”就是图们江,朝鲜称其为“豆满江”,两者都是同一条江。这是一个重点。

后来,乾隆登基,对东北实施封禁。有教训在前,乾隆重点封禁了鸭绿江和图们江的中朝边境。无论是朝鲜人民还是中国人民,私自越过边境线,都会被立刻处死。

在封禁政策的影响下,本就荒凉的边境土地,变得更荒凉了。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土地还会荒芜很久。但就在清朝末年,沙俄开始蚕食东北。迫于压力,清政府撤回了对东北的封禁,改为“移民实边”,鼓励内地居民前往东北开荒种地。

在清政府的号召下,山海关大门敞开,山东、直隶(指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因旱灾破产的农民纷纷涌入东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

这批从中原千里迢迢赶过来的人,为荒凉的东北带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但万万没想到,这项“开禁”政策不仅吸引了内地人,还引狼入室,让一江之隔的朝鲜人蠢蠢欲动,闻着味儿就来了。他们拖家带口,越过中朝界河图们江,在延边地区垦殖。

清朝不厌其烦,马上写信给朝鲜半岛,让朝鲜政府把这些“越垦流民”接回去。岂料,朝鲜又把问题抛了回来,让清朝自己“遣返”这些朝鲜人。

清朝当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这些朝鲜人继续耗下去。再加上骨子里的仁义作祟,清朝没有强制驱赶这些朝鲜流民,反而把江光霁峪前一片2000多亩的滩涂租给了他们。于是,这些流民就留在了东北,一代一代繁衍下去。

此后多年,朝鲜流民都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并以屯垦为契机,提出脚下的这片土地不是中国的,一直都属于朝鲜。

朝鲜恬不知耻地称,土门和豆满是两条江。豆满是图们江,土门是中国延边地区的内河海兰河。所以,朝鲜的这些流民没有越过中朝界河土门江。

这个言论荒谬得可笑。咱们之前就说过了,土门、豆满和图们都是同一条江,中朝边界根本就没有海兰江的事儿。朝鲜这是故意曲解,居心叵测,妄图侵吞中国领土。

这就好比租房子的租客,硬要说房子是自己的,要将房子据为己有,你就说离不离谱吧?

面对朝鲜的无理取闹,中国自然不能接受,先后两次和朝鲜勘界。

那时候,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朝鲜实力不如人,自然不敢正面得罪中国爸爸,只能捏着鼻子阳奉阴违。双方最终承认土门和豆满都是图们江,是一江两名,推翻了朝鲜之前的歪理邪说,也全盘否定了关于“间岛”的领土争议。

不过,搁置了“间岛”的问题,朝鲜又在其他地方作起了妖,围绕图们江的正源问题和中国产生了分歧。

朝鲜认为图们江的源头是红土水,清廷则认为图们江之源是更南面一些的石乙水。双方谁都不愿意妥协,谈判无疾而终,不欢而散。

谈判结束后,清政府在中朝边界上设立了10座巨大的界碑,从小白山顶一直绵延到图们江主流汇合处,长达一百多公里。每块碑上都刻了一个字,加起来是:“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

这界碑显然是堵朝鲜的嘴。朝鲜本就不占理,再加上它是大清的藩属国,不敢和中国撕破脸,只好暂时藏起觊觎之心。可以说,此时的清朝和朝鲜,都否定了“间岛”问题的存在,只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双方没有达成共识。

不管朝鲜服不服气,这事儿大概率也就这么翻篇了。但不出意外的话,意外还是来了。

1895年,中国在和日本的海战中惨败,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权,中朝之间的朝贡关系就此结束。朝鲜迫不及待地宣布独立,正式脱离中国。

被“压迫”多年一朝翻身,朝鲜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再加上有日本和沙俄保护,朝鲜背后有人,腰杆子都硬了不少,开始和中国“算账”,想借洋人之力,把之前吃的亏全都讨回来。

一直以来,让朝鲜意难平的“间岛”,自然就被放到了最先需要解决的位置上。那么,日本和沙俄的加入,又给“间岛”问题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一波三折的“间岛”问题

1897年,朝鲜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韩民国”,开始对曾经的宗主国、日渐衰弱的清朝“秀肌肉”,逼迫清朝将“间岛”送给它。

此时,清朝风雨飘摇,无论是日本还是沙俄都虎视眈眈,想从中国身上撕下一块肉来。沙俄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率先下手,撺掇亲俄派的朝鲜国王高宗重提中朝边界争议。

高宗否认了之前中朝二次勘界的结果,再次提出“土门和豆满是两条江”的说法,并厚颜无耻地称,只要是朝鲜垦民拓垦的领土,都是朝鲜领土。这包括了鸭绿江、图们江两江的北岸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这无理主张,“不要脸”三个字已经说腻了。

清政府当然不可能同意高宗的说法,双方一直在扯皮。

时间来到20世纪初。沙俄和日本加快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利益的步伐。

日本在朝鲜垦民里安插了一条暗线,建立了一个亲日团体——一进会北垦岛支部。沙俄则和朝鲜签了一个共同统治中国延边的协议,来拉拢朝鲜。

沙俄承诺,只要朝鲜在它的支持下把延边抢过来,那它就将中国延边地区的一半统治权让给朝鲜。

朝鲜高宗李熙

朝鲜有沙俄撑腰,直接越过了和中国协商的步骤,非法任命李范允为“北边垦岛视察使”,管理之前跑到中国地盘上的朝鲜垦民,多次和中国的边境军民发生冲突。

期间,李范允频繁向延边地区的朝鲜垦民私运军火,抓壮丁、筹军饷,组织了一支非法武装,杀我边民,烧我房屋,制造了多起流血惨案。但因为当地官员和老百姓的激烈反抗,李范允的阴谋没有得逞。

1904年,李范允带领一支六千多人的军队非法涉过图们江,侵入中国边境,和中国守军交火,侵占和龙峪抚垦局下辖的上溪社等六社地区。对此,清政府做出抵抗,派延吉厅同知陈作彦、吉强军统顿胡殿甲迎战,将朝鲜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朝鲜这个欺软怕硬的怂货,被打怕了,急忙派出使者,想和清朝和解。

1904年,中国和朝鲜签订了《中朝边界善后章程》,规定中朝以图们江为界,谁都不许派军队越过边境线,在边境寻衅滋事。

签完这个“善后章程”后,朝鲜老实了一段时间,“间岛”问题也暂时冻结。但是,这个相安无事的情况并未持续太久。

1905年,日本打败俄国,接受了朝鲜这个“小弟”。小日子阴险狡诈,在得知中朝之间存在“间岛之争”后,就计上心头,决定捞一笔大的。

日本早就觊觎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但此时的它还没有全面侵略中国的打算。朝鲜这颗棋子,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如果利用得当,它完全可以将中国东北的一大片土地收入囊中。

于是,日本前脚刚打败沙俄,后脚就自导自演,让“一进会北垦岛支部”以朝鲜垦民的名义,向日军驻朝司令请愿,请求日本出面解决“间岛问题”。

第二年,日本就以“朝鲜代理人”的身份介入中朝“间岛”之争。它迫不及待地以“宪兵”名义向延边派遣军队,并张贴文告,称延边是朝鲜的领土。

不仅如此,日本还捏造“间岛悬案”,恶意扩大“间岛”的范围,将“间岛”这块小滩地,扩大到了海兰河以南、图们江以北地区,覆盖了延吉、汪清、和龙、珲春等四个县,宽约二三百里,长约五六百里。

日本欺人太甚,清政府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在日本军队和朝鲜军队的挑衅下,4000多名军警进驻延边,压制搞事情的“一进会”,随时做好和日朝进行军事斗争的准备。

这是对外的政策。对内,清政府在东三省实行“行省制度”,由徐世昌任第一任东三省总督,组织专业人员勘测边境地理,绘制地图。与此同时,发布针对越垦朝鲜人民的农资农技扶持,加大对越垦朝鲜人的归化力度,并积极制定《国籍法》,要求朝鲜垦民必须剔发改服表示归化,否则一律驱逐出境……

徐世昌

面对中国的反抗,阴险的日本人将“间岛”问题纳入了与其他五项有关铁路和煤矿的谈判,还在谈判期间授意日朝军队疯狂扰边,企图逼中国妥协。

不过,日本没想到的是,中国宁愿在路矿谈判上妥协,也不愿意让出“间岛”。此时不是大规模入侵中国的最好时机,而且中国军民一直在激烈抵抗,继续硬碰硬下去,得不偿失。

就这样,在清政府强烈反对下,在中国军民和学者的一致努力下,日本的侵略图谋以失败告终。

1909年,日本和中国签订了《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条款规定,图们江就是中韩两国国界,以石乙水为江源。至此,争论了十几年的“间岛”问题再次被冻结。长达半个世纪,中朝边境都没有变过。

20世纪七十年代,和北朝鲜分裂的南朝鲜,也就是韩国,经济腾飞,创造了令全世界侧目的“汉江奇迹”。

在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里,韩国政府对国民进行了民族精神的强化,宣扬“大韩民族史观”、“韩民族第一”等思想,贬低其他国家民族,将韩国吹上天,提高国民的民族自豪感。

但是,这种民族主义教育教得过了头,使韩国某些人民族主义情绪过盛,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和危险性。他们认为全世界都是垃圾,只有韩国是世界第一。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手里的好东西,都是韩国的。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吧。现在的韩国依然病态不要脸,和我们抢孔子,抢新年,抢端午节、中秋节,像是有那个大病,当小偷当上瘾了。

现在的韩国都又争又抢,更不用说“初代”的韩国人了。大约是经济繁荣给了它自信,小人得志的韩国,又一次重提“间岛”问题。

韩国认为,当年是日本把韩国领土“间岛”出卖给了中国人,所以要“收回间岛”。这一年,韩国又兴起了所谓的“恢复国史”运动。当然,重点依然是“收回间岛”。

此后十几年,韩国媒体多次发表关于“间岛”的文章和专著,还煞有介事地翻出了数百张古地图,来证明“间岛”就是韩国的。他们称,中日签订的《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是日本摄取了韩国的外交权,在违背韩国意志的情况下和中国签订,是无效的,韩国不承认。

曾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的潘基文就曾公开表示:“从法理角度看,该条约无效。但主权问题应与法理问题分开对待。”

简单说,就是韩国准备耍赖了呗。不过,要耍赖也没那么容易。

不说“间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就说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后,位于南部的韩国,在陆地上根本就不和中国接壤,何来争端?就算“间岛”主权存在争议,争议双方也是中国和朝鲜吧?关韩国什么事?

大概是想到了这一层,韩国政府的态度很暧昧。从潘基文的话来看,韩国在“间岛”问题上立场模糊。一方面,它不承认《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还是想将“间岛”据为己有,对韩国民间的“收岛运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另一方面,它又不想挑战中国的主权,因为它确实不占理。

官方这种模糊的态度,无疑助长了韩国激进分子的气焰。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叫嚣着让中国“归还间岛”,屡次被中国学者驳回也不甘心,依然一条道走到黑。唉,有这份专注和毅力,干什么不能成功呢?硬要走歪门邪道。

2009年,中日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一百周年之际,韩国人集体高潮,因为他们的学者自创了一个“100年时效”说。

什么是“100年时效”呢?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国家占有某地100年,其主权就被承认。眼下已经是第一百年,韩国人忍不住,自觉组织“收复间岛运动”,向国际法院提交请愿书,主张“间岛是韩国领土”。

除此之外,韩国的民间团体也纷纷举行演讲会和所谓“间岛日”活动,想从中国手里抢东西。并且,韩国还向中国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中国不退还“间岛”,后果自负!

但结果嘛,大家也都知道了。面对韩国的无能狂怒和“狠话”,中国根本无人在意,nobody cares。

一开始,面对韩国的无耻行为,中国学者都还会反驳一下。到后来,他们根本就懒得解释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

历史事实就摆在那里,就算韩国说出了花儿,古地图翻烂了,嗓子喊哑了,都无济于事。“间岛”就是中国领土,不是韩国闹几场就能据为己有的。

所以,即便韩国一直在打“间岛”的主意,但专家认为,他们还掀不起什么大浪。因为他们的主张完全就是空中楼阁,经不起历史事实的驳斥,也没有任何现实性可言。

韩国这种行为,除了强化自己“神经病”特质和“偷国”形象,煽动中韩对立情绪,对两国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外,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韩国总是要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一样,就是他们单方面的自嗨。

无论是“间岛”也好,“春节”也罢,统统都是中国的。韩国闹得再凶,都不会改变这个铁一样的事实。希望韩国早日认清现实,放下幻想,现在的中国可不是它能惹得起的。继续闹下去,惹恼中国,只有死路一条。

信息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韩领土争议的历史真相

中国青年报-韩国激进民族主义分子无端找中国要领土

韩联社-《间岛条约》签订100周年 国内积极展开间岛收回运动

人民日报-拿“间岛”向中国施压 韩辱华广告打了谁的脸?

澎湃新闻-中朝边境之旅④丨延吉:一半是传统,一半是潮流

来源:热情的逗狐狸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