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租赁市场这波下行,冲击来得又快又猛。市场数据显示,今年3月上海租金水平直接腰斩,每平米月租金只剩83.1元,比去年同期跌了4.7个百分点。按百平米房型核算,从原先月租8720直接砸到8310,足足蒸发了410块。这种跌势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发酵,到现在已经演变成
租赁市场这波下行,冲击来得又快又猛。市场数据显示,今年3月上海租金水平直接腰斩,每平米月租金只剩83.1元,比去年同期跌了4.7个百分点。按百平米房型核算,从原先月租8720直接砸到8310,足足蒸发了410块。这种跌势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发酵,到现在已经演变成全面溃退。放眼整个上海,不管市中心还是郊区,租金都在跳水。租客们扳回一局,现在轮到他们挑三拣四。租房市场这场攻守之势的转换,背后原因直指供需失衡。这回可不是房东手里有房就能为所欲为,租客掌握了更多选择权。以前要租房得看房东脸色,现在租客嫌装修老气横秋、位置偏僻、房租贵就直接PASS。租金一降再降,这背后折射出一个信号:上海房屋供给和需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房东从过去的"大爷"变成了"甲方请上座",这种转变来得猝不及防。明显感觉到,上海这波租金跌势,和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来得更凶。市场格局已经被彻底打破,房东再也不能躺着收租了。租赁市场供给这头,压力山大。上海每年都在释放新房源,尤其郊区更是海量供应。这些新交付房源直接冲击租赁市场,房东们不得不面对更激烈的竞争。保租房更是一记重拳。2024年上海一下子投放3万多套,这些房源配置高、价格低,还省中介费。市区老破小、郊区动迁房的房东直接被打懵,租客都奔着"随申办"找保租房去了。需求这边,形势更是不乐观。企业降本增效,裁员降薪已成常态。打工人腰包瘪了,能拿来租房的钱自然缩水。高端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大户型空置率飙升,外企高管这波优质租客正在加速流失。
以前租金收益不是重点,因为经济增速快,各行各业都在赚钱。现在不一样了,银行利率走低,租金收益被推到聚光灯下,无论个人还是机构都开始精打细算。市场供需失衡之下,高档公寓都坐不住了。同策研究院统计显示,上海高端公寓租金明显松动,大户型整租更是遇冷,空置率居高不下。房东这边转变最大。静安寺附近两居室直接从8500砍到7200,长宁北新泾老破小两房直接从5000跌到4000。黄浦区老旧房源更是直接打八五折。以前一句"爱租不租"的底气全无,如今只能主动降价求租。租客地位急剧上升。网上租房避坑攻略层出不穷,从甲醛检测到水电费核算,租客们越来越专业。租退房全程录像已成标配,对房源要求也水涨船高。二房东日子尤其不好过。
高收低租的差价模式崩塌,七成二房东已经撤场。剩下的也在疯狂甩房,5000块租来的房子,装修一番结果空置率高企,每月还得贴补物业费。连头部企业自如都扛不住了,宁可赔违约金也要解约高价房源。这个信号意味深长,连掌握大数据的租赁平台都开始看空这门生意。当前形势下,打工人大量迁徙,一线城市吸引力减弱。保租房、新房源持续投放,压垮了传统租赁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房东急需转型升级。有的开始主动出击,租约期内自降300元保住租客。部分90后房东改走科技路线,上智能门锁、自动窗帘、声控灯光,靠智能化提升租金15%。直接绕过中介自主营销成新趋势。社媒发帖、视频看房、直播带看,房东们纷纷自带流量。
手握差房源的更是直接出手,与其月租5000还空置半年,不如速战速决。长期来看,务实为上。稳定租客比空置等客更划算,适当降价几百块保住现有租客是明智之举。老旧房源简单装修也能提升竞争力,刷墙换窗帘这类小投入就能带来不错回报。最关键是提升服务标准。阴阳合同、随意扣押金这类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保租房撕开市场缺口后,服务标准化、价格透明化已成必然趋势。持有多套房源的房东需要果断。趁早抛售差房套现,或者置换优质房源才是明智选择。上海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尤其老破小和郊区动迁房,市场已经释放明确信号。
来源:每枚弓虽木